第268章 名为“机会”的诱饵(4 / 4)
】,已经完全在他的脑海中展开。
这是一个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工业奇迹。
它包含了超过十万张独立的零件设计图,从每一个螺丝的尺寸公差,到核心的准分子激光器、能量控制器、高精度工件台的内部结构,都清晰无比。
更宝贵的,是那份厚得像百科全书一样的工艺手册。
上面详细记录了从光学镜片的研磨与镀膜,到精密机械的组装与校准,再到控制软件的编写与调试,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都给出了最优解。
姜晨就像一个饥渴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
他的身边,围着的是凤凰厂最顶尖的技术骨干。
总工程师老王厂长、李学敏,还有几个从兄弟单位请来的光学和精密机械专家。
他们看着姜晨在一块巨大的绘图板上,行云流水般地画出一个又一个他们前所未闻的复杂结构,听着他嘴里不断冒出的“浸没式光刻”、“双工件台”、“激光干涉仪”等陌生名词,感觉自己就像是一群刚刚踏入大学课堂的小学生。
不过现在的他们早已对神通广大的姜厂长习以为常了。
“……所以,要实现纳米级的定位精度,传统的滚珠丝杠传动是绝对不行的。”姜晨一边画着,一边解释道,“我们必须采用磁悬浮和直线电机驱动,配合激光干涉仪进行实时位置反馈和校正。工件台的移动,不能有任何物理接触,它必须像幽灵一样,悬浮在空中。”
“悬浮在空中?”一位机械专家听得目瞪口呆,“姜厂长,这……这怎么可能?几十公斤重的工件台,怎么可能悬浮?”
“通过电磁力。”姜晨在图纸上画出了复杂的电磁线圈布局,“只要我们能精确地控制每一个线圈的电流和磁场强度,就能产生稳定可控的、足以抵消重力的悬浮力。当然,这需要一套极其复杂的控制算法和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支撑。”
他转头看向李学敏:“李工,镜头的材料,不能再用传统的光学玻璃了。我们需要氟化钙晶体,而且纯度和均匀度要求极高。这方面,可能需要你组织一个化学攻关小组,从原料提纯开始搞起。”
“没问题,厂长!”李学敏有些兴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领域。
姜晨又看向此次项目的总工程师老王厂长:“王总工,整机的装配环境,必须达到百级,甚至十级的超净标准。我们需要重新改造一间厂房,建立一套全新的空气过滤和循环系统。任何一粒微尘,都可能毁掉我们上亿的投资。”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姜晨描绘的这个庞大而又精密的工业体系所震撼。
他们第一次意识到,制造一枚小小的芯片,背后竟然需要如此恐怖的技术支撑。
但没有人退缩。
他们的眼中,燃烧着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点燃的激情和使命感。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参与的,不再是简单地仿制或改进某一件武器。
他们是在为这个国家,从零开始,奠定未来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石。
而姜晨,就是这块“盘石”的奠基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