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不可能的任务(3 / 3)

加入书签

在批量生产时,薄膜的附着力偶尔会出现问题,导致部分产品在后续处理中剥落。

“姜厂长,我们发现薄膜在某些基材上附着不牢固。”工程师焦急地汇报。

姜晨立刻意识到,这是基材表面处理的问题。

他指导团队引入了一种“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通过等离子体对基材表面进行活化,增加其表面能,从而大大增强薄膜的附着力。

这个看似简单的改进,却需要高精度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和精确的工艺参数控制。

姜晨再次展现了他对前沿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团队在极短时间内攻克了这一关键难题。

随着两周期限的临近,整个军工系统内部,关于凤凰军工厂“两周内研发出革命性材料”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有人则充满期待,希望奇迹真的发生。

戈壁滩的导弹基地,前森院长和周建国教授每天都会收到凤凰军工厂发来的简报。

简报中,各项数据指标的飞速提升,让他们既震惊又激动。

“这……这简直是奇迹!”周建国看着最新的测试数据,声音颤抖,“吸收效率又提升了百分之二!这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

前森院长虽然表面平静,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颤抖的身体,都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他知道,姜晨没有食言,他真的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

在凤凰新材的实验室里,所有人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他们几乎不眠不休,眼睛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声从未停止,一卷卷闪烁着微光的“玄武甲”薄膜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姜晨依然寸步不离,他像一个精准的校准器,不断地微调着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片薄膜都完美无瑕。

他亲自抽取样品进行快速测试,确保每一批次的性能都达到最高标准。

在万众瞩目下,第十四天的清晨,也就是姜晨承诺的两周期限的最后一天。

但实际上,凤凰军工厂的团队,在姜晨的带领下,除去量产部分,他们仅仅用了九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一天,凤凰新材的实验室里,第一批达到初步量产标准的“玄武甲”高频电磁吸收薄膜,被小心翼翼地从生产线上取下。

它们薄如蝉翼,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墨绿色,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其中蕴含着足以改变未来战争形态的强大力量。

李明德总工程师拿起一片薄膜,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眼中充满了激动。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片材料,更是龙国军工史上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姜厂长,我们……我们做到了!”

李明德的声音带着哽咽,眼眶湿润。

团队成员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疲惫的脸上,此刻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有人互相拥抱,有人默默流泪,有人则对着薄膜久久凝视,仿佛在看一件无价的艺术品。

姜晨看着这些闪烁着微光的薄膜,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戈壁滩基地的号码。

“前院长,周教授,我是姜晨。”他的声音虽然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力量,“‘玄武甲’高频电磁吸收薄膜,已于今日上午,成功问世,并具备初步量产能力。随时可以进行性能验证。”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死寂。

紧接着,是前森院长和周建国教授的惊呼,以及随之而来的,压抑不住的狂喜。

“好!好啊!姜晨同志,你……你真是我们龙国的希望啊!”前森院长的声音也是激动无比,“我们立刻安排专机,明天一早,我们就到南云!我们等着你,等着‘玄武甲’,等着龙国腾飞的这一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