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龙国的新一代计算机研发计划(3 / 4)
”姜晨指向图纸上的发动机部分,“这枚导弹采用的涡喷发动机,虽然对技术要求高,但与航空发动机相比,它在寿命、维护性上的要求相对较低,更注重一次性使用的推力与可靠性。我们可以将这个项目,交由国内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一定基础的研究所和工厂来牵头。比如,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技术中寻找突破口,进行针对性地改进和优化。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模块化’设计思路,将发动机分解为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等几个核心模块,分别攻关。这样可以降低单个模块的研发难度,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在材料方面,SHTC-1虽然是散热材料,但我们凤凰新材的研发团队,也在同步攻关其他新型合金。针对涡喷发动机叶片所需的高温合金,以及弹体轻量化所需的高强度合金,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进展和方向。我们将与国内的冶金研究所紧密合作,提供最新的材料配方和工艺指导,确保在短时间内攻克这些关键材料瓶颈。这不仅仅是为导弹服务,更是为我们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和舰船动力系统打下基础。”
李卫国听到“模块化设计”和“新型合金”时,眼睛一亮。
他深知,模块化可以大大简化研发和生产流程,而新型合金则是解决高温和强度问题的根本。
“其次,是集成电路和火控系统,也就是导弹的‘大脑’。”姜晨看向赵振华,“这方面,正如我刚才所说,14所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与14所的林浩所长有过深入交流,他们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团队,致力于新一代微型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研发。我们的思路是,不求一步到位达到国际最顶尖水平,但要确保能够满足这枚导弹的制导需求。”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研发用于导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专用集成电路,以及弹载火控计算机的核心芯片。这些芯片将采用更为精简的指令集和高效的并行处理架构,以适应导弹在高速飞行中对实时计算的严苛要求。同时,SHTC-1将为这些高密度集成电路提供卓越的散热保障,确保它们在狭小空间内长时间稳定工作,不受高温影响。”
赵振华听得连连点头,他明白姜晨的意思。
不追求大而全的通用计算机,而是专注于导弹制导所需的专用芯片,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研发难度,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而且,SHTC-1的散热能力,确实是解决微型化和高密度集成电路发热问题的“神来之笔”。
“在火控算法方面,我们也将投入精锐力量。”姜晨继续道,“我们将结合我们凤凰军工厂在雷达信号处理和目标识别方面的经验,为这枚导弹开发一套先进的火控算法。这包括更精确的目标跟踪算法、更智能的抗干扰算法,以及更优化的飞行弹道规划算法。这些算法将确保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依然能够精准锁定并命中目标。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初步的自适应控制技术,让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
这也是姜晨最拿手的地方,系统别的东西可能都需要时间去研制。
但一套先进的算法,却是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
在理论方面,系统就从来没有让姜晨失望过。
王淑芬听着姜晨对材料、发动机和电子系统的全面规划,心中对这个年轻人的敬佩达到了顶点。
他不仅仅是一个发明家,更是一个卓越的系统工程师,能够将看似独立的各个技术领域,巧妙地整合到一个宏大的项目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协同创新机制。”姜晨的目光变得严肃而坚定,“这枚导弹的研发,将是一个跨部门、跨领域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沪上造船厂作为舰载武器的最终集成方,将负责导弹与舰艇的适配、发射系统设计和整体测试。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将负责涡喷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14所将负责集成电路和火控系统的研发。而我们凤凰军工厂,将作为整个项目的总协调方,提供技术指导、资源调配和关键技术攻关。”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画了一个圆圈:“我们将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方信息共享,技术对接。我们会设立专项基金,确保研发资金的充足供应。我们还会打破部门壁垒,鼓励人才交流,让不同领域的专家能够相互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