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火箭破空,空战新篇(1 / 4)

加入书签

清山空军基地上空的夜幕,是被轰-5轰炸机投下的火光所撕裂的。

然而,在轰炸机编队抵达目标之前,一场更令人震惊的空中较量,已经悄然结束。

当歼-7D成功完成雷达测试,证明其JL-7A雷达具备150公里探测和锁定能力时,陈广平厂长在喜悦之余,也流露出一丝遗憾。

“姜厂长,林所长,JL-7A雷达的性能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陈广平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但随即又转为一丝无奈,“然而,即便雷达再先进,我们目前也缺乏一款适配的远程空对空导弹。我们的霹雳-2和霹雳-5都是红外制导的近距格斗弹,射程有限,无法实现超视距攻击。空有雷达而没有武器,就像是给一个拳击手装上了一双千里眼,却不给他一副能打到对手的拳头。歼-7D还无法形成真正的超视距战斗力。”

陈广平的话语,道出了龙国空军在当时面临的普遍困境。

机载雷达的突破,固然令人振奋,但导弹技术的滞后,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了新战机性能的发挥。

中距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研发,涉及雷达导引头、固体火箭发动机、弹体气动布局、引信以及抗干扰技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攻克。

姜晨听着陈广平的遗憾,心中早有预案。

他知道,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成熟的中距空空导弹是不现实的。

但导弹不行,火箭弹行啊!

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那些在之前被自己魔改的107和130火箭弹。

这些火箭弹原本是用于地面防空系统,或者作为地面部队的火力支援武器。

然而,在他的改造下,这些火箭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引导功能。

特别是107火箭弹,其直径和长度,简直就像是为歼-7D的机腹和翼下挂点量身定做。

姜晨在脑海中迅速调出星际军工系统日志,开始进行模拟计算。

“系统,将107型火箭弹进行空对空优化,使其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姜晨在心中下达指令。

系统界面迅速刷新,显示出107火箭弹的各项参数和可升级选项。

“107型火箭弹,原设计射程约8-10公里,无制导能力。若进行空对空优化,需进行以下升级:”

发动机升级:采用高比冲固体燃料,优化燃烧室设计,提升推力与燃烧时间,以增加射程。

弹体气动优化:改进弹翼和尾翼设计,降低飞行阻力,提高飞行稳定性。

引信优化:适配空对空作战。

挂载适配:设计轻量化、低阻力的蜂巢式火箭发射巢,适配歼-7D翼下挂点。

“若要将107火箭弹射程提升至150公里,并具备拦截战斗机目标的机动性,需进行深度升级,使其达到简易空对空导弹标准。此升级将消耗200万星际军工系统积分。”

200万积分!

姜晨心中一凛。

这笔积分,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但想到歼-7D急需超视距武器,以及未来空战的严峻性,他知道这笔投资是值得的。

“确认升级!”姜晨果断下达指令。

“叮!107型火箭弹空对空超视距升级完成。相关技术蓝图及制造工艺已注入宿主脑海。请注意,该武器为过渡性解决方案,其性能与真正的中距空空导弹仍有差距,但足以应对当前威胁。”

姜晨感到脑海中涌入大量关于107火箭弹空对空改造的详细技术信息,从微型雷达导引头的原理、高比冲固体燃料的配方,到蜂巢发射巢的结构设计,一切都清晰无比。

他立刻向陈广平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陈厂长,林所长,既然中距空空导弹的研发需要时间,我们可以考虑一种过渡性方案。”姜晨指着歼-7D的设计图,“我们的107火箭弹,经过凤凰新材的特殊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引导功能。只需要稍作修改,用一款蜂巢火箭发射器将它们挂载起来,再对它们的射程进行升级,这些武器立马就能让歼-7D拥有超视距打击能力!”

陈广平听得一愣。

火箭弹?

空对空?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组合。

他从事飞机制造几十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