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雷滚滚我好怕怕(4 / 5)

加入书签

这个项目,必须立刻启动!不惜一切代价!姜晨同志,我任命你为这个……‘天雷防空系统’项目的总设计师!你需要什么人,什么设备,什么资金,尽管开口!我给你最大的权限,最优先的保障!”

“天雷防空系统……”姜晨心中默默记下了这个临时的项目名称。

“领导,谢谢您的信任!”姜晨郑重地说道,“这个项目,我建议与红旗-2防空导弹的改进方案相结合,构建一个分层防空体系。”

“分层防空体系?”冯领导和冯教授再次竖起了耳朵。

姜晨继续解释:“红旗-2系统,虽然机动性差,但其射程和射高优势依然存在,适合用于要地防空和拦截中高空目标。而我们设想的‘火箭防空系统’,其优势在于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火力密集,更适合用于前沿阵地的伴随防空,以及对低空、中近程突防目标的拦截。”

他在纸上又画了一个简易的战场示意图。

“可以将红旗-2系统部署在后方或重要目标区域,形成中高空防御屏障。而将车载或牵引式的‘天雷防空系统’部署在前沿阵地,为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的伴随防空掩护。”

他指着示意图:“当敌机来袭时,首先由后方的预警雷达或前沿的火控雷达进行探测和跟踪。对于高空高速目标,可以引导红旗-2进行拦截。对于低空突防或对地攻击的敌机,则由前沿的‘天雷防空系统’进行‘区域饱和拦截’。”

“这样一来,我们就形成了一个高中低空结合、远中近程衔接、固定阵地与机动部署相结合的……立体分层防空体系!”姜晨的语气充满了憧憬,“这个体系,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应对不同类型空中威胁的能力,让敌机无处遁形!”

冯振国领导和冯远征教授听着姜晨的阐述,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了这个立体防空网络的雏形。

红旗-2是高空的盾,火箭防空系统是低空的矛,两者结合,互补长短,确实能够形成一个更加完善和强大的防空体系!

“分层防空体系……立体防空网络……”冯领导重复着这些新概念,这些词汇,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一种能够改变未来战争模式的可能性!

“姜晨同志,你今天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大了!”冯振国领导感慨万千,“‘鹰眼’项目、‘东风二号改’技术攻关,再加上这个‘火箭防空系统’和‘分层防空体系’……你一个人,几乎撑起了我们军区,乃至国家在几个关键领域的未来!”

他看着姜晨,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一丝心疼。

这个年轻人,肩上扛着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

“领导,这是我应该做的。”姜晨平静地说道,“国家和军队需要,我义不容辞。”

冯远征教授也点了点头,语气凝重地说道:“姜晨同志,你提出的这些技术,特别是火箭防空系统中的那些关键技术,都将是硬骨头。我们需要组织最精锐的科研力量,进行集中攻关。我会亲自负责协调相关研究所和工厂,为你提供最大的支持。”

“谢谢冯教授!”姜晨诚恳地说道。他知道,没有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和配合,他的设想,即便再超前,也难以变为现实。

冯振国领导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已经不早了。

“好!事不宜迟!”冯领导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关于‘鹰眼’项目,明天上午的动员大会照常进行。关于‘东风二号改’的技术攻关,我会立刻向上级汇报你的想法,并安排你与前院长团队的核心成员进行沟通。”

“至于这个‘天雷防空系统’项目,”他看向姜晨,延伸决断,“我给你三天时间,将你的具体技术方案和初步研制计划,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三天后,我将召集军区所有相关的技术专家、作战参谋、以及兵工厂的负责同志,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正式启动这个项目!”

“是!领导!”姜晨立正敬礼,声音洪亮有力。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肩上的担子,又增加了沉甸甸的一份。

但他心中没有畏惧,只有一种为国家军工事业贡献力量的豪情壮志!

“陈参谋!”冯振国领导喊了一声。

陈东升参谋立刻推门进来,立正敬礼。

“立刻为姜晨同志安排最好的住处,提供一切便利!”冯领导命令道,“从现在开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