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姜晨,你会火箭吗(3 / 4)
精度,降低附带损伤。包含末端激光制导、简易惯性制导等多种可选模块。】
【兑换价格:基础技术包800万龙国币,不同制导模块价格另计。】
【技术名称:单兵反坦克导弹技术(第三代)】
【简介: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或毫米波雷达制导,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可攻击坦克顶部等薄弱部位,破甲威力强。】
【兑换价格:核心技术包150万龙国币。】
姜晨快速浏览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选项,心中大致有了一个判断。
他不知道,以目前龙国的国情和冯司令员的意图,到底是想搞那种洲际弹道导弹或者大型运载火箭,还是与当前南疆的战事相关,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提升前线部队打击能力,或者能够弥补空军劣势的“撒手锏”武器。
毕竟这个时间点的龙国国情,可谓是复杂到了极致。
想到这里,姜晨心中渐渐有了一些猜测。
他收回心神,看了一眼冯振国司令和冯远征教授那期待又略带审视的目光,沉吟了片刻,然后用一种相对谦逊的语气说道:“司令员,冯教授,关于火箭推进技术,我之前因为个人兴趣,确实也翻阅过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从最基础的冲量定理、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到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燃料选择、喷管设计,以及火箭的飞行力学、制导与控制等方面,都有一些粗浅的了解。”
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在自动控制原理这一块,因为之前研究雷达伺服系统和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时候,也接触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火箭的姿态控制和弹道修正,也算是有一些……理论上的认知。”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没有把自己吹嘘成无所不知的天才,也没有完全否定自己的能力。
毕竟,系统灌输的那些初级航空发动机知识里,也确实包含了一部分与火箭发动机相通的燃烧学和流体力学原理。
冯振国司令和冯远征教授听到姜晨这番话,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
他们原以为,姜晨在雷达领域已经是顶尖的天才了,没想到他对火箭推进这个同样尖端的领域,竟然也有涉猎,而且听起来还不是一知半解的程度。
冯远征教授更是忍不住追问道:“哦?姜晨同志,那你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前景,有什么看法?”这算是一个小小的考校了。
姜晨略作思考,便条理清晰地回答道:“冯教授,据我所知,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在于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储存和维护方便、反应速度快,适合作为需要快速反应的战术导弹或战略导弹的动力装置。但其缺点是比冲相对较低,推力不易调节,一旦点火便难以熄灭。”
“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在于比冲较高,推力可以精确调节,能够多次启动。因此更适合作为需要精确控制飞行轨迹的运载火箭或远程导弹的动力。但其缺点是结构复杂,对燃料的储存和加注要求高,准备时间较长。”
他总结道:“两者各有优势,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和任务目标,选择合适的发动机类型,甚至可能会出现固液混合推进的技术。”
这番回答,虽然没有太多惊世骇俗的观点,但却准确扼要地概括了两种主流火箭发动机的特点和区别,并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显示出姜晨确实对这个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
冯远征教授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这个年轻人,果然不是池中之物。
冯振国司令员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下了一半。
他拿起桌上那个牛皮纸袋,没有再犹豫,直接递向了姜晨,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和郑重:
“姜晨同志,既然你对火箭推进技术并非一无所知,那有些事情,我也就不瞒你了。”
“这里面,是我们军区,乃至中央,目前面临的一个……天大的难题!也是一个……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绝密项目!”
姜晨的心跳,在这一刻,不由自主地悄然加速了。
他伸出手,然后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
他知道,当他打开这个文件袋的时候,一个新的、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使命,即将降临在他的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