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代号“鹰眼”(3 / 4)
命,心中依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和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冯振国继续说道,“军委还决定,由第十四研究所的副所长林浩同志,担任项目的副总设计师,兼14所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全力协助你的工作。”
林浩同志!
姜晨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位儒雅而务实的雷达专家的身影。
之前在“前哨一号”项目的合作中,林浩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开放心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他作为副手,姜晨对接14所的工作,无疑会顺畅许多。
最关键的是,林浩在上次基本上都是放手让自己去干,而并未做过多干预。
足够的自主决定权才是姜晨真正想要的。
“司令员,我……”姜晨刚想说些什么,冯振国却抬手打断了他。
“姜晨,我知道你年轻,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国家和军队相信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带领大家攻克这个难关。”冯振国语重心长地说道,“‘鹰眼’项目,不仅仅是一款雷达的研制,它关系到我们空军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天空是否安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投向远方,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和忧虑:“你们可能还不太清楚,我们的主力战斗机,和西方以及毛熊的主力二代机、准三代机之间,差距究竟有多大。”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肃穆。
王德贵厂长虽然是军工厂长,但对空军装备的具体性能对比,了解得并不算特别深入。
姜晨则因为穿越和系统的缘故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
冯振国转过身,缓缓说道:“我就简单说几点。我们目前空军的主力,还是大量的歼-6,以及少量刚刚开始装备的歼-7。歼-6,仿制的是毛熊的米格-19,一款五十年代的飞机,连基本的搜索雷达都没有,作战基本靠地面引导和飞行员目视,武器也只有航炮和近程格斗弹。在晴朗的白天,凭借飞行员高超的技术和勇敢精神,或许还能与敌人周旋一二。但一旦遇到复杂气象条件,或者是在夜间,我们的歼-6就几乎成了‘瞎子’和‘聋子’,只能被动挨打。”
“而我们的主要对手呢?”冯振国的语气变得沉重,“鹰酱那边,他们的F-4‘鬼怪’战斗轰炸机,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大批量装备了。这款飞机,装备了大功率的机载火控雷达,探测距离超过一百公里,可以发射‘麻雀’中距空空导弹,传闻具备了超视距作战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的飞行员还没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已经发射导弹了!”(由于情报误差,他甚至不知道鹰酱已经开始准备量产f14和f15等第三代战斗机了,只知道可能在研发当中,具体进度不清楚。)
“毛熊那边,他们的米格-21后期型号,以及米格-23,也普遍装备了性能尚可的机载雷达,同样具备发射中距弹的能力。虽然他们的电子设备可能比鹰酱的要粗糙一些,但在高空高速性能和爬升率方面,依然对我们的歼-6、歼-7早期型号构成优势。”
冯振国走到姜晨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简单来说,我们的战斗机,在态势感知能力、超视距拦截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存在一代到一代半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光靠飞行员的勇敢就能弥补的。没有一双锐利的‘鹰眼’,我们的战斗机在未来的空战中,将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现在,这个为我们的战鹰装上‘眼睛’的重任,就落在了你的肩上,落在了‘鹰眼’项目组所有同志的肩上!”冯振国用力地拍了拍姜晨的肩膀,“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希望你们能够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争取早日让我们自己的高性能机载雷达装备部队,让我们的飞行员,在蓝天上挺直腰杆!”
姜晨深吸一口气,感到一股热血在胸中激荡。
他郑重地向冯振国敬了一个军礼,声音坚定而有力:“请司令员放心!请中央和军委放心!我姜晨,必定竭尽所能,和松州厂的同志们、14所的同志们一起,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我们一定努力,再创辉煌!”
王德贵厂长也激动地站起身:“司令员,我们龙阳军工厂虽然不直接参与雷达的核心研发,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