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院茶暖思远虑,军工外贸觅新途(1 / 4)
姜晨的小院内。
石桌上的茶水已经添过几道,热气氤氲,茶香袅袅。
姜晨与林浩的谈话,也从航空雷达的技术细节,逐渐深入到更现实、也更令人沉重的层面。
“……所以,林副所长,按照您的意思,目前我们国家在研制高性能机载雷达方面,面临的主要瓶颈,除了刚才提到的天线小型化、T/R组件集成、信号处理算法这些技术难题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制约?”姜晨放下茶杯,若有所思地问道。
林浩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是的,姜晨同志。技术上的困难,我们科研人员可以想办法去克服,可以加班加点去攻关。但有些困难,却不是我们单凭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说到底,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中央对现在军费的一个态度,以及我们整个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然后继续说道:“你可能也知道,‘前哨二号’反炮兵雷达项目,上面最初批下来的研发经费,是多少?”
姜晨回忆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好像是……五十万?”
“没错,五十万龙国币。”林浩伸出五根手指,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在当时看来,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了。我们14所上下,也是勒紧了裤腰带,精打细算,每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最终能把‘前哨二号’搞出来,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说实话,除了你为我们提供的新思路使得技术上得到突破,更多的也确实有几分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他把姜晨的奇思妙想完全当做了运气,这样的运气或许能来一次,但不可能次次都来吧。
即便姜晨是天才,妖孽,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很难徒手搓出高精尖武器和装备。
而就算姜晨通过系统研发出来了样机,如果经费不足,也很难大规模量产。
对于龙国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很难起到本质上的帮助。
林浩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沉重:“但是,姜晨同志,你放眼看看国际上那些军事强国,他们在研发一款新型雷达,或者任何一款主战装备时,投入的经费是多少?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甚至更多!相比之下,我们这五十万龙国币,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
“这一次,我们是‘侥幸’成功了。那么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难道我们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要指望这种‘侥幸’吗?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很多先进的实验设备买不起,关键的元器件要依赖进口,甚至连留住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都成问题!长此以往,我们的军工科研,怎么可能持续发展?怎么可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林浩越说越激动,儒雅的面容也因为情绪的波动而微微涨红。
他深知,科研,尤其是尖端国防科研,是真正意义上的“烧钱”的行当。
没有持续稳定的高投入,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现在,整个国家都很缺钱啊!”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十年浩劫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中央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恢复国民经济、改善民生上。大力缩减行政开支,压缩军费预算,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这是大方向,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国防建设,同样是国之大事,同样不能放松啊!没有强大的国防,经济建设的成果,又如何能够得到保障?”
“难啊!太难了!”林浩揉了揉眉心,脸上写满了身为军工科研负责人的焦虑和无奈。
姜晨静静地听着,心中也深有感触。
林浩所说的这些困境,前世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种捉襟见肘的窘迫,但也从各种渠道有所耳闻。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经历,龙阳军工厂为了采购一批高精度机床,不得不远赴万里之外的尼亚罗马,用国内积压的轻工业产品进行“以物易物”的艰难经历。
当时,他虽然主要负责的是武器技术的谈判,但也清楚地了解到,之所以要采取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家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没有足够的外汇,就无法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关键原材料。
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尤其是需要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军工领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