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龙阳小院论雷达,雏凤清声惊鸿雁(3 / 4)

加入书签

意,我随时欢迎你加入我们14所!我这个副所长给你当!我相信,在雷达领域,你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这是林浩第二次向姜晨发出正式的邀请。

第一次是因为“前哨二号”的贡献,而这一次,则完全是被姜晨展现出的惊人潜力所折服!

姜晨心中一动,但还是委婉地说道:“感谢林副所长的厚爱。只是我目前在机械工程领域还有一些研究课题没有完成,而且我对武器设计本身也很有兴趣。不过,如果14所在雷达项目上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

他知道,自己的“系统”才是最大的底牌。

绑定在某个具体的研究所,反而可能会限制他的发展。

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才能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优势,在更多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林浩闻言,虽然有些许遗憾,但也理解姜晨的想法。

毕竟,以姜晨展现出的全方位才能,仅仅局限在雷达一个领域,确实有些可惜。

“也好,人各有志。”林浩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回忆和沉重,“说起来,我们14所的成立,最初的使命,其实并不是为了研发反炮兵雷达,而是为了咱们国家自己的……航空雷达。”

“航空雷达?”姜晨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才是14所真正的“老本行”,也是龙国军工领域一块亟待攻克的“硬骨头”。

林浩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屈辱和挑战的年代:

“是啊,航空雷达。姜晨同志,你应该知道,从建国初期开始,鹰酱就仗着他们的空中优势,屡屡派遣各种侦察机,窜入我国领空,进行抵近侦察,刺探我们的军事情报和国家机密。特别是他们那种U-2高空侦察机,还有后来的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飞得又高又快,我们的歼击机根本够不着,打不下来,地面雷达也难以有效跟踪和锁定。”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懑:“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家里被人安了无数双眼睛,一举一动都被人看得清清楚楚,却又无可奈何!这种屈辱感,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军工人和军人都无法忘记的!”

“所以,为了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为了能够有效地发现、跟踪、并最终击落这些入侵的‘空中幽灵’,中央下定决心,要研制我们自己的高性能机载雷达!这就是我们14所成立的初衷和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林浩继续说道:“可是,研制高性能的机载雷达,谈何容易啊!当时的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电子技术落后,人才匮乏。更要命的是,机载雷达对体积、重量、功耗、抗干扰能力和探测距离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

他指了指天空,比划了一下:“以前我们地面上那些老式的搜索雷达,个头老大,天线跟口大锅似的,功率也大得吓人,别说装进战斗机里了,就是想把它们搬上飞机都费劲!而我们的战斗机呢?我们主力是歼-5、歼-6这样的第一代、第二代战斗机(严格来说歼-6是1.5代或准二代),机头空间就那么点大,根本塞不下那些‘傻大黑粗’的玩意儿!”

歼-5,是龙国仿制苏联米格-17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

而歼-6,是龙国仿制苏联米格-19研制的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也是龙国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一款战斗机。

这两款战斗机在60-70年代是龙国空军的绝对主力,但其机载电子设备相对简陋,早期型号甚至没有装备雷达,主要依靠地面引导和目视搜索进行空战。

“没有合格的‘眼睛’,我们的战斗机在面对那些高空高速的入侵者时,就如同盲人摸象,只能被动挨打。这种憋屈,这种渴望……你明白吗?”林浩看着姜晨,眼神中充满了对突破技术瓶颈的强烈渴望。

姜晨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制空权,没有强大的空中预警和截击能力,就如同敞开了国门,任人窥探和欺凌!

而航空雷达,正是现代空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夺取制空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他似乎已经预感到,林浩今天来找他,恐怕不仅仅是为了感谢他在反炮兵雷达上的贡献那么简单……

一场新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