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荒野宏图初展,双翼蓄势待发(2 / 3)

加入书签

过正规训练、装备精良的职业战士!

这种级别的守备力量,通常只有极少数的特大型或者战略级军工单位才能拥有。

这足以说明军区对龙阳厂新厂区的重视程度!

“是的,一个标准步兵连的配置,装备也会优先保障。”陈参谋肯定道,“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工厂本身,更是为了确保未来在这里进行的重大科研项目和生产任务,万无一失!”

姜晨闻言,心中也感到了军区对他的“隐形支持”和对未来项目的期待。

一个警卫连的专业守备力量,将大大提升新厂区的安全系数,让他可以更加放心地在这里进行那些可能会引人觊觎的“黑科技”研发。

“有军区警卫连的支持,那就好多了。”姜晨点点头,显然对这个安排很满意,“内部的安保措施也要跟上,高标准的围墙、严格的出入管理、人员政审,这些都不能含糊。”

“那是自然!”王德贵立刻接话,“新厂区的安保标准,必须按照最高等级来建设!这方面绝不省钱!”

解决了安全顾虑,姜晨的思路转向了新厂区的“内涵”。

他从随身携带的那个已经不再是普通军绿色挎包(而是换成了一个更符合他“总工程师”身份的黑色人造革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他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这份文件不厚,只有寥寥几页纸,上面是他亲手绘制的一些组织架构草图和文字说明。

“王厂长,陈参谋,”姜晨将文件递给王德贵,“既然要建设新厂区,我认为,就不能再沿用老厂那种以车间为核心、部门职责交叉不清的模式了。我们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组织架构革新,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德贵接过文件,好奇地看了起来。

陈参谋也凑了过去。

“我建议,在新厂区,除了必要的生产车间和行政后勤部门外,必须成立两个独立且核心的技术部门。”姜晨指着文件上的草图说道。

“第一个,是‘材料工艺研究室’,或者干脆就叫‘材料科’!”姜晨的语气十分肯定,“王厂长,您知道,无论是我们之前改进63步枪,还是这次研制‘前哨一号’,甚至包括我正在构思的一些新项目,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材料性能的限制。我们后续也不能总是依赖兄弟单位提供,或者干脆就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核心的武器装备,必须要有核心的材料支撑!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材料研发能力!”

他加重了语气:“这个材料科,初期可以规模不大,但必须要有!专门负责研究、试制、测试各种军用特种材料,比如高强度轻合金、耐高温耐磨材料、特种复合材料、甚至包括……一些特殊的火炸药和推进剂配方!只有把材料这块短板补齐,我们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宽、更远!”

王德贵听得连连点头。

他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好马配好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他懂。

“前哨一号”研制过程中,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基板材料而差点卡壳的经历,他记忆犹新。姜晨提出的这个“材料科”,直指要害!

“第二个,是‘技术研发中心’,简称‘技术科’!”姜晨继续说道,“这个部门,将是我们新厂区的‘大脑’!它不仅仅是负责图纸设计和工艺制定,更要承担起新武器、新装备的前瞻性研究、原理验证、系统集成和性能测试等任务!”

“未来的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能满足于仿制和改进,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这个技术科,需要集中厂里最顶尖的技术人才,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机械结构、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软件算法(姜晨特意加上了这个超前的词)等,设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形成合力,攻克难关!”

姜晨的这番话,实际上是在为他自己“开挂”铺路。

成立“材料科”,他就可以将系统知识库中那些超越时代的材料配方和工艺,“不经意”地“指导”给科室的研究人员,让他们“自主研发”出来。

这样一来,各种神奇材料的出现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不再是他凭空变出来的。

成立“技术科”,更是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

他可以作为技术科的领导者(或者核心成员),将系统提供的先进武器设计理念、算法模型、解决方案,以“集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