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5章 帝王恩宠淡如烟(1 / 2)

加入书签

如懿闻言一怔,旋即指尖轻轻覆上永璜的手背,温声道:“怎么会?你皇阿玛心里装着天下,所以太忙了不得空。

你且用功读书,等他得空了,自然会来瞧我们。”

“真的么?”

永璜捏着笔的手指紧了紧,墨汁在宣纸上洇出个小小的黑点。

“可儿子前几日在御花园,听见小柱子说,皇阿玛最近总翻那些新晋答应常在的绿头牌。”

“便是宫里的其他娘娘们,皇阿玛也会眷顾,唯独母亲这儿,皇阿妈就算路过,在您承前宫门口驻足许久,也不过来。”

永璜的喉结滚了滚,声音有些颤,尾音带着少年人藏不住的委屈,“那个小柱子,还说……说母亲您承乾宫的灯,怕是每晚都要暗下去了。”

如懿的心轻轻一沉。

其实,她怎会不知承乾宫的冷清?可她不能让孩子看出破绽,影响这孩子的思绪。

永璜自小没了亲额娘,心思有些敏感,她虽尽心照料,却终究补不上他亲额娘那一块空缺。

她又如何能够让他看到,他的皇阿玛对他的冷淡。

“傻孩子,他们懂什么。

你皇阿玛是天子,这后宫的灯,亮在哪处,何时亮,都有他的道理。

可无论哪处亮着,你和母亲这里的暖,是自己焐出来的,明白么?”

“儿子明白。”

永璜苦着脸,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如懿微微含笑,旋即取过一张新宣纸缓缓铺展,将笔重新递到永璜手中,语气愈温和。

“永璜,你看,这纸是白的,字是黑的,可写出来的意思,得靠自己琢磨。”

“就像旁人的话,听着便罢了,不必往心里去。

你只需记着,母亲在,皇后娘娘也常想着咱们,这就够了。”

永璜咬唇,轻轻点头。

如懿心疼地抚了抚永璜的顶,望向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时,心头忍不住掠过一缕轻浅的怅然。

她已经经历了一世,不是不懂,帝王的恩宠从来薄如蝉翼,风一吹就破。

可她没想到,他的凉薄与冷待,来得这样快、这样悄无声息,她还没来得及把永璜教得更稳重些,就好像已经成了被遗忘的人。

远处忽然传来钟鸣,是皇帝去了长春宫的时辰。

如懿收回目光,拿起永璜的文章,一页页地看着,指尖划过纸上的字迹,心里渐渐安定下来。

不管恩宠如何,她守好这个孩子,便够了。

长春宫,夜深人静。

琅华卸了满头钗环,鬓边碎松松垂落,望着躺于自己身侧的皇帝,含笑道。

“说来,从前都是臣妾糊涂,教导孩子太过苛刻。

若非如懿妹妹提点臣妾,说孩子们的心性不必总被规矩捆着,臣妾怕是至今还陷在让永琏拼命苦读的死胡同里。”

皇帝闻言,略诧异地看了她一眼。

他不是不知道,皇后素来对如懿存着芥蒂,今日竟会主动夸她?

皇帝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锦被的纹样,唇边随即漾开一抹浅淡笑意:“哦?难得皇后念着娴妃的好?”

琅华微微颔,替皇帝地掩了掩被角,眉眼间带着几分愧疚。

“从前是臣妾太过死板。

如今,看着永琏爱笑了,璟瑟也肯和弟妹们一处玩了,这其中,自然是如懿妹妹的功劳最大。”

皇帝执起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肌肤传来。

他温声道:“你能想通,又能念着旁人的好,便是进益了。

如懿素来通透,你们能和睦相处,朕也安心。”

琅华望着帐顶绣得细密的缠枝莲纹,月光从窗隙漏进来,在纹样上投下淡淡的影。

“臣妾从前总想着嫡庶有别,如今,是如懿妹妹让臣妾明白,宫里的日子,原该有暖有热才好。

孩子们在一处笑闹,比什么规矩都好。”

皇帝脸上的笑意莫名淡了几分,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如今对娴妃,倒是亲热得很。”

琅华并未察觉他语气里的微妙,依旧坦诚说道:“是臣妾从前对她存了太多偏见。”

“哦,对了皇上。

说到如懿妹妹,皇上近来好像去她宫里少了些?都已有三个月未去如懿妹妹宫中了?皇上可是有什么心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