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攻打金国计划(2 / 2)

加入书签

/p>

胡湘道。

“宁妹,应该生了,啥时候,能接回呀,”

“得在等等了,”

“这没有过门,就有了孩子,唉,你就不怕人,说闲话,”

“说啥闲话,可以先把孩子藏起来,以后再说,”

“幸亏是留在临安了,要是在大名,肯定闹的风言风语,那赵竑还不气傻,”

卢敏道。

说到赵竑,胡湘好久没有见他了。

而且胡湘还让李冶和秦九韶会谈了几次,现在秦九韶对李冶很是佩服。

胡湘把一些后世的天文知识,和李冶讨论过,李冶也很认同,比如地球是一个圆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也把日食原理,给李冶描述过。

李冶也和秦九韶谈聊了这些,这让秦九韶迷陷其中,胡湘还送过去了一架望远镜,还有摆钟,现在秦九韶也研究起了天体运行。

秦九韶说,他要过苏颂(北宋时期宰相)。

对于北宋苏颂研制出水运仪象台,秦九韶也是了如指掌。

在北宋期间,大学士宰相苏颂研制出水运仪象台,它是一座高12米,宽7米,像三层楼房一样的巨型天文仪器。

水运仪象台的上层是观测天体的浑仪,中层是演示天象的浑象,下层是浑仪、浑象随天体运动而报时的机械装置。

它兼有观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以及随天象推移而有木人自动敲钟、击鼓、摇铃,准确报时的三种功用。

苏颂在《新仪象法要》中绘制了有关天文仪器和机械传动的全图、分图、零件图5o多幅,绘制机械零件15o多种,其中多为透视图和示意图,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机械图纸。

根据这些图纸,现代科技史家王振铎、李约瑟等人才能较准确地复原出水运仪象台的全貌。

从古代留传的图纸和说明文字中可以知道,水运仪象台枢轮的运转规律是齿轮从6个齿到6oo个齿的传动;每25秒落水一斗,每刻钟转一周,一昼夜转96周,而昼夜机轮、浑象、浑仪也转一周,这与地球运动是大致相应的。

这个天文观察仪器相当复杂,很多天体知识都比欧洲领先了五六百年,更不是愚昧的清朝能比的。

它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也使许多中外科技史专家为之叹服。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查,北宋的水运仪象,看看古人的智慧,是多了不起,还有我们阴历中24节气,还有为什么有闰月,古人都研究的很清楚,可不近代有的,就是现在有几个现代人知道节气怎么来源的。

其实宋代一些天才人物,他们的智商,设计能力相当高的。

如果在现代人科技方向点拨下,比如火药,枪械知识,电力知识,蒸汽机方面点拨,以宋朝的国力,那科学技术的展度,就不是用革命两个字形容了。

胡湘想,自己要是穿越成南宋皇帝,以南宋的国力资源和人才背书(宋朝人口过亿,知识分子和工匠数量都是百万级的,),统一地球,那不是分分钟钟的事吗?什么巅峰时期蒙古铁骑无敌,瞬间让你忘记嗜血,成为舞神。

可是武安实力弱,而且人才也少,在加上早期是金国统治区域,不重视教育,按后世的话说,读啥书,能认识男女两个字,别走错厕所就不错了。

胡湘想,应该到大名府一趟了,看看秦九韶了,然后在去北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