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16章(2 / 3)

加入书签

逗笑了:“你知道一个县衙里能堆多少案子吗?”

官司早就积压成山了。

除了抢劫杀人的大案,衙门里每月只逢3、6、9放告,每次放两三个讼告过堂。

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下梁歪了,上梁更是正不到哪里去。

正所谓千里做官只为钱,不多捞点怎么对得起这些年寒窗苦读?上下级官吏们彼此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连嬅嘴唇动了又动,只能愤然感慨:“因为商人排在最末,就专挑软柿子捏!”

“那倒不是。”

张居正澄清道,“比如我几年前考童生试,还看见负责搜检看门的官兵自带小抄栽赃考生,勒索财物的。”

……真是敛钱敛出了水平,敛出了风采。

连嬅已经无言以对了。

大明怎么还没完蛋啊?

然后她盯着年纪轻轻、尚且生机勃勃的男神看了一眼,长叹口气。

张居正莫名其妙,挑了下眉头:“你这什么眼神?”

——深深的同情。

“哥,要不你每天早上在院子里跑个十圈吧?”

给这从里到外烂得摇摇欲坠的危房搞修复工作,是真的折寿。

——

本想连夜回城抓凶的仇鸾一直到第三天傍晚才总算点齐兵马。

从荆州城落荒而逃的好几个护卫,兴许是为了颜面,在营内大肆渲染当晚的惊世一战。

说乱民足有几万之数,且个个装备了足以破甲的铁器,还有什么霹雳箭震天雷……要不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恐怕仇将军都要折在城里啦。

这话传出去,护卫们的面子是保住了,留守荆州卫的兵士们心也全慌了。

他们祖籍都在顺天府,家里虽不富裕,好歹有口吃的,出来当兵只是身为军户无可奈何。

自从跟了仇将军,硬仗是没打过的,平时只在军屯种地,面对最多的敌人还是一群手无寸铁的流民。

一听说乱贼有好几万,个个打起了退堂鼓。

仇鸾要点人出营,他们要么头疼要么肚子疼,死拖着不肯走,被逼急了就卷铺盖逃跑。

一个月才那么几个钱,还有可能把命搭在离家几千里的异乡,这差事谁肯干啊?

士兵畏战,甚至哗变,作为将领该如何处理?仇鸾的选择是杀。

散播谣言的、偷偷逃跑的,只要被他抓到,全部腰斩,悬尸辕门,以儆效尤。

这样酷烈的手段下,终于勉强纠集出大约两千人的队伍。

未免夜长梦多,他下令立即开拔,直奔荆州城。

此时的荆州城仍在戒严。

城楼瞭望台上的哨探第一时间侦测到了这支不之兵的动向,慌忙向县令汇报。

于是衙门里又开起了紧急大会。

这一回人是来齐了,几乎占满了中央的空地。

六房的司吏等有官身的在前,没身份的三班衙役站后,一些在本地举足轻重的士绅站在左侧,后面还有几位里长。

县令坐在堂上,眉头皱得能夹死几只蚊子:“如今内乱未平,外又有来意不明的兵马围城。

本官得到消息,新任府台正在路上,不日便至。

县中诸事,无论大小,需得小心应对,万不可轻忽。”

辽王府仪卫司指挥使也在会上,他倒是气定神闲:“禀堂尊知道,城外乃是仇将军部下,他已递了信来,只为帮县里平乱。

陈某以为,放进来也未尝不可。”

仇鸾又不敢纵兵袭扰辽王府,他站着说话自然不腰疼。

县令压着怒气,也不敢对此人摆官威,勉强笑着开口解释:“本官身为江陵县父母,实不愿见百姓们再遭兵祸。

仇将军急公好义,也可在外予以依仗,县内之事,还是本地牧守处置为好。

陈指挥以为呢?”

陈指挥不置可否,倒有位士子为他帮腔,支持仇鸾进城。

左侧一列乡绅瞬间炸了锅,骂不了陈指挥使还骂不了你这二狗子?大堂上又吵成一团,最后到底是拒绝进城的占多数。

四座城门仍旧紧闭,仇鸾在城墙下徘徊半天,声称自己有皇帝敕谕,但守城的县令非要见旨才肯开门,两方就此僵持。

到了夜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