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3章(2 / 3)
有来江陵,倘若她干脆死在疟疾里,他们本来不该遭此横祸的……
张居正冷声问:“你放的火?”
连嬅沉默,然后摇头。
他又问:“你指使人放的火?”
连嬅流着泪摇头。
“那你在胡思乱想什么?”
他的声音柔和下来,介于低哑和明亮之间的音色听起来格外温暖。
拽着连嬅后脖领的手向上揉了揉她的脑袋,然后收回:“这里风大,我们下去吧。”
张居正先下梯子,连嬅跟在他身后,低着头垂泪。
她怕被赵夫人他们现,不敢出声,也不敢伸手抹泪,想着城西的大火,想着迟迟不去的仇鸾,想着接下来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哭得不能自己。
“火在往城西烧,暂时到不了我们这儿。
贼寇人数不多,我们暂时别出门,守在家里就好。”
张居正冷静地判断道,“有什么柴刀长棍的都放在院里趁手的地方,如果听见大批人接近的脚步声,情况不对就带上武器往东门跑。”
他说完,顿了顿:“我得去县衙一趟。”
杨柳巷不就在县衙的西侧吗!
连嬅猛一抬头,死死拽紧张居正的袖子,不顾自己的声音还在哽咽:“你别过去……”
但张居正决定好的事,这个家里没有人能反驳。
哪怕是张文明和张镇,也只是沉默片刻,叹口气。
张文明说:“你想清楚了,那就去吧,注意安全。”
赵锦灿纵有一千一万个担忧和不舍得,也反驳不了丈夫,更拗不过儿子。
转瞬之间,这个家竟然只剩连嬅一个人反对这荒唐的决定:“不行!
你去县衙做什么?”
但她显然更没有立场阻止张居正,于是只能退一步:“我跟你一起去。
你要是不许,我就偷偷跟着。”
江陵县是荆州府邑,明代没有市的概念,府衙与县衙都坐落于县城。
荆州府衙居于正中,而江陵县衙位置偏北。
原荆州知府李士翱因圣驾南巡时协调后勤工作妥善,得到吏部推举,又有皇上赏赐,已调职为承天府知府,眼见得仕途坦荡,升迁在望,却苦了荆州几乎半个月没有知府。
本来议定补缺的新任府台迟迟未至,身为副手的府同知因事被临时调往武昌府,府通判又在枝江县监察粮运,偌大的荆州府衙,竟然群龙无。
夜半三更,皂隶、门子、扫夫这些本地人早就各自回了家,一见烧起火来更不敢靠近衙署。
荆州府衙的胥吏这些日子无人看管,连按时上值的都少,更不用说半夜跑来衙门处理起火案。
县衙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衙署内一片漆黑,门口只有县令自己家的马夫在看守。
有两个胆子大的流寇拿着石块砸县衙大门,马夫吓得把门房里的杂物都往门口堆。
府内的女眷们从没见过这架势,听见有人砸门惊声尖叫。
江陵县的父母官同样惊慌失措,把住在衙门里的幕僚们聚集起来,试图商讨一个临时对策。
然而很快,门口响起几声惨叫,继而砸门的声音也消失了,似乎流寇已被赶走。
马夫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问:“敢问门外是哪位壮士?”
一棍子打跑两个的连嬅深藏功与名,站在张居正身后当哑巴,视线一直朝火势蔓延的方向看。
大概城北确实不是匪寇主攻的方向,他们一路走过来,竟然只遇到了三个流窜的乱民,被连嬅利落地一棍子一个,要么打跑要么敲晕了。
张居正原本做好了遇见流寇就拉着孩子赶紧跑的心理准备,结果连嬅出手太过干脆,他甚至还没注意到人是从哪里窜出来的,就已经被解决了。
实在难以想象这具纤细得仿佛风一刮就能倒的不到五尺之躯究竟哪里来的力气?而且一根木棍用得如臂使指,宛如她那部武侠小说里描画的“江湖高手”
。
察觉到男神微妙的目光,第一次展露身手的连嬅略感委屈:“我都说我力气挺大了,是你不信……”
由于真正出手解围的人迟迟不肯应声,张居正只好自报家门:“在下江陵秀才张居正,求见老父母。”
“张相公?”
马夫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