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 旧书(4 / 7)

加入书签

落,守着这些被遗忘的旧书,也守着一种在物质贫瘠时代里滋生的、朴素的精神追求。

她与新贵们生活在同一个时空,却又仿佛活在另一个维度。

她不关心那些遥不可及的财富和成功,她只关心这些旧书是否能找到新的读者,是否能再次焕生命的光彩。

“您一直在这里摆摊吗?”

他又问。

“是啊,好多年了。”

老太太点点头,“从这附近还没拆迁的时候就开始了。

一开始是摆在家里,后来孩子们长大了,都出去了,家里地方大了,就拿出来摆摆,也能补贴点家用。”

她的语气很平淡,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他看着老太太布满皱纹的双手,看着她面前那些散着陈旧气息的书籍,心中充满了敬意。

这位老人,和昨天巷子里那位下棋的老人一样,都是这个城市衰败角落里的坚守者。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时间的侵蚀和时代的遗忘。

他想起了咖啡馆里那些新贵们。

他们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光鲜亮丽的生活,但他们似乎也失去了某些东西——那种在旧书摊前淘书的乐趣,那种在阅读中获得精神滋养的体验,那种人与人之间淳朴而温暖的联系。

新贵们的世界,是高运转的,是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是物质极大丰富但精神可能极度匮乏的。

而衰败角落里的世界,则是缓慢的,是宁静的,是物质贫瘠但可能蕴含着更丰富的人情味和人情味的。

这两种世界,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真正交汇。

但在这个巨大的、光怪陆离的城市里,它们又真实地并存着,构成了这个时代复杂而矛盾的肌理。

他最终没有买书,只是和老太太聊了几句。

老太太告诉他,附近还有一些其他的旧书摊,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他还知道了老太太姓王,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住,摆这个书摊,也算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排遣寂寞。

告别了王老太太,他继续在巷子里闲逛。

阳光越来越炽烈,将这里的尘埃照得纤毫毕现。

他看到一些孩子在巷子里追逐嬉闹,他们的笑声清脆而响亮,给这片沉寂的角落带来了一丝生气。

他看到一些老人在门廊下下棋,或者聚在一起闲聊,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闲适和满足。

这里的生活虽然贫瘠,节奏虽然缓慢,但却充满了真实的、烟火气十足的质感。

这里没有新贵们的奢华和焦虑,却有着一种在艰难环境中顽强生长的、朴素的生命力。

他忽然觉得,所谓的“衰败”

,或许并非一成不变。

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里,依然有人在默默地坚守,依然有人在顽强地生活,依然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某种传统,守护着某种价值。

这种坚守和延续,本身就是一种抵抗,一种对抗遗忘和虚无的力量。

他想起了江南笔下的人物,他们常常游走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缘,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痛苦,却又总能在绝望中找到一丝希望的光芒。

或许,真正的力量,并非在于征服和占有,而在于坚守和传承。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那些依旧高耸入云的新贵地标。

它们的光芒依旧耀眼,但此刻在他眼中,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神秘和威严,多了几分冰冷和疏离。

他知道,这座城市的故事,远比他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新贵的辉煌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奋斗、牺牲和失落;衰败的阴影之下,也蕴藏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完整图景。

而他,作为一个记录者,所能做的,或许就是用自己的笔,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这种复杂性,呈现出这种矛盾性,让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被忽略的声音,能够在这片喧嚣的世界里,留下一点点微弱的回响。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个小小的旧书摊,然后转身,朝着巷子的出口走去。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自己并不能改变什么,但他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