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得给李长河算算命!(5 / 6)

加入书签

过如此!」

    「崇宁元年,这一年九月就是大名鼎鼎的元佑党籍碑。」

    「所以从历史上来说,这幅苏轼的字,应该是蔡京带给赵佶,赵佶看不上苏轼的字,作画,又同样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然后赏给了蔡京。」

    张士奇认真的在那分析说道。

    李长河则是安静地听着。

    「那这两幅是真迹?」

    李长河这时候惊喜的说道。

    赵佶的也就算了,如果苏轼的这幅字帖真的是真迹的话,那价值可就大了。

    「真迹?」

    「我觉得大概是真的,但是到底是不是真迹,我说了不算。」

    张士奇摇了摇头,冲着李长河说道。

    「像这种稀世珍宝,它的真假判断,很麻烦,首先得尽可能的找到历史依据,比如说崇宁元年这场中秋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记录。」

    「其次,这上面的笔迹,画作,到底是不是赵佶和苏轼的。」

    「这个是真是假,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这种字帖要是真的现世,想要辨明真伪,最好的办法就是集齐多个业界知名人士共鉴。」

    「大家都认为它是真的,这样才会被判定是真迹。」

    「不过这东西一旦出世,造成的轰动可想而知。」

    「当年收藏的人为什麽没有公开,恐怕怕的就是惹来杀身之祸,这种稀世珍宝,用价值连城已经不能形容了。」

    「现在嘛,你要是想公开也行。」

    「不过如果真的是真迹,说实话,你留在手里的可能性不大,故宫那边,九成九的要跟你商谈购买。」

    「到时候,你卖还是不卖?」

    张士奇这时候似笑非笑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摇了摇头:「那还是算了,这玩意儿还是先别展示出来了。」

    这东西可是传家宝,最重要的是,能给他的博物馆计划当镇馆之宝的。

    前提是,它是真的。

    「张老,你给个准话,你觉得这是真的假的?」

    李长河这时候认真的冲着张士奇问道。

    张士奇又低头仔细看了一番,随后缓缓地开口说道:「从纸张和字迹风格上来说,赵佶这幅画应该是真的,至于苏轼的《中秋帖》,他的字帖我见得不多,不好判断。」

    「我个人认为,有很大的概率是真的。」

    「这种辨别,其实找书法大家,比如说启功辨别是最方便的,故宫那边我记得有几件苏轼的珍藏,到时候可以对比。」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东西一旦重见天日,你留在手里的概率不大。」

    李长河点点头,他不知道前世这两样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也有可能被卖了,也有可能被人收藏了没有公开。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