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彻底封城(上)(1 / 2)
按照华夏的习俗,大年初一是不串门的,包括了出嫁的女儿,也是要在婆家过年的,当然,有些家庭从三十开始,娘家和婆家两家就开始一起过年的除外,这种情况一般就是两家都只有一个小孩的。
然而,大年初一这一整天,实际上却是一年中最为难熬的一天。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并非所有人都能深刻体会。即便是在几十年前那个刚刚走出艰难困苦时期的华夏大地,大年三十的夜晚,家家户户也都会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鸡鸭鱼肉、海鲜佳肴等等,这些美味佳肴必定会摆满餐桌,让人垂涎欲滴。
然而,正因为如此,大年初一的一整天便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人们不得不面对前一天剩下的大量菜肴。这些剩菜或许在前一晚还让人回味无穷,但到了第二天,它们却成了一种负担。无论是口感还是新鲜感,都大打折扣。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勉强吃下这些剩菜,毕竟这也是一种传统和习俗。
而到了大年初二这天,人们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纷纷走出家门,开始走亲访友。无论是在温暖如春的南方,还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这个习俗都被广泛地遵循着。
人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手中拎着精心准备的新年礼品,这些礼品往往是各种糕点、水果、烟酒等,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彼此间互道着新年好,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在人群中穿梭奔跑,手里拿着长辈给的红包,不时地向路人炫耀着。
当人们来到亲戚家时,迎接他们的是热情的拥抱和温暖的笑容。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畅谈着未来的计划和期望。
这个时候,亲情的纽带被紧紧地系在了一起,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家的温暖。走亲戚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传承,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机会与亲人相聚,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可是,今年的大年初二,却是惊变的开始。
因为阿鑫的老家就在这个村子里,几乎没出五福的亲戚最远的也不过是距离几百米的距离,并且,小沫的全家也都在小年之前就开车过来,所以,实际上他们全家,乃至整个村里的人们,都并没有发觉,实际上,从大年初二开始,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华夏全都出事儿了。
并且,这件事,几乎只是政府的从上到下的逐级传达,并且落实的情况几乎是立刻马上,没有丝毫的延迟。
初二的晚上,送走了亲戚,阿鑫也是喝了不少的白酒,走路微微有点不稳。
“让你别喝那么多,你就是逞疯。”小沫瞪了阿鑫一眼道
“嘿嘿,这不是高兴嘛,再说,年前咱不是说好了嘛,就初五就开工,满打满算的,咱们也就休息十天不到,不趁着休息放松一下,到时候想喝都没得喝啦。”
小沫虽然有些不满,不过倒也没说什么,按照时间算,实际上,她还没毕业,自从二人误打误撞的走进我的店铺,到现在也不过不到两年的时间,二人的生活却真真实实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不知道,张哥现在怎么样了?还有翠儿姐。”小沫道
“我感觉翠儿姐对张哥有意思,要不也不会大老远追到西京去,最后还跟着张哥跑去了泰兰德。”
二人知道的信息也不过是,我和李翠以及几个朋友一起去的泰兰德,至于北高丽,偷渡,以及背后的追兵的事情,二人并不清楚。
“我总有一个感觉,她们会忽然出现,然后带给咱们一个惊喜。”阿鑫闭着眼睛道
小沫并没接话,她也想一切都回到过去,虽说现在过得很好,甚至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赚到了自己父母工作几十年都攒不到的钱,但是,她却并不安心。
这也是为什么,只过了一年多,小沫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大学生,成长为能够当机立断,直接下手杀人之辈。
她清楚,她们如今虽然还实实在在的活着,但是实际上,已经被夹在原来普通人的世界和一个恐怖真相之间了。
有人言之凿凿地宣称,实际上,无论是外星人,还是神仙鬼怪,这些存在早已被世界各国的官方所认可。而且,这种认可并非仅仅是近百年来才出现的新鲜事,而是可以追溯到千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