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改换门庭(2 / 3)
之又慎,如此地细致准备,临了还是出了些许纰漏。赵英武答的解元文章给点了亚元。这事,他也释然,让他把考题答案背熟了参加高考,不留神也会写个错别字或者填错个选项。再者,第一名太招摇,就凭赵英武肚子里那点文墨,日子久了还真得露馅。拿个第二名,既达到目的也不扎眼。今后若碰上别有用心之人出手试探,就搪塞说考试前夜承蒙文曲星君托梦,属超水平发挥。你们若眼热若不服,请跟神仙对话去。
赵孝廉、赵举人再行赶赴武昌。比起前次如微服私访,此次出行则具备了候补官员应有的规格排场。随行的兵丁差役属出公差,另有收到千户大人给的额外大红包,故个个肯出力,把赵举人当自家严慈一路好生伺候。来到武昌,这回不用再寄宿彭家了,自有免费的官驿好吃好住着。
离官方举办的鹿鸣宴还有些时日,举子们则早早互相择些顺眼的、谈得来的、目测日后有前程远大的,联络着开私宴结交情。这届湖广乡试未能有神童横空出世,20岁的赵英武虽然比不过21岁就金榜题名独占青龙的何文秀,可他在本省中举的208人中排行最小,论相貌也算上品。年纪轻,长得又好,成为各小圈子聚会不可或缺的嘉宾。明朝人都知道,自永乐朝始,朱掌柜一贯秉承干部队伍年轻化宗旨,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优势,分配工作时好地方好单位首选年轻干部,提拔时也以年青人优先。
在一群长须白发的中老年人中赵阿三少年意气,连日来走遍武汉三镇,赴不完的宴会,喝不完的花酒。这日的宴席上,有声称五十有三的老朽向赵阿三敬酒,言称今日有缘公饮,日后要后生照应。此时此刻,赵英武在心里写了个大大的‘大’字,又得众同年纷纷举杯呼应,于是这‘大’字又添了一点变作‘太’,忽想起李商隐的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一日看尽长安花’--真真吾今日之写照也!
文人的宴席少不了诗词歌赋,就爱附庸一个曲水流觞。众举子们纷纷起哄亚元公杯酒成诗。五十有三的老朽举杯劝道:“闻亚元公出身施州,交好境内宋遗沐抚司,恭请亚元公填宋词一曲以助酒兴如何?”
赵阿三也不推辞,因为此等情景早已在自家长辈意料之中,少不得将准备好的猛料抖将出来以正视听,也好让那些不怀好意的酸丁心服口服。
“也罢,在下这便献丑了。把《沁园春.长沙》唱予诸位听。此作当非即景,乃是当日与沐抚司长辈同游湘江时所作,还请诸位同年雅正!”赵阿三捏根筷子击打碗碟,开口吟唱起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日,赵英武躺在床上醒酒。落榜的彭公子彭润秀递帖求见,他推门进来先唱个大诺,他韧带松,弯腰100度,诚邀赵亚元莅临家宴。彭家来请理应从善如流,只是了解到这个饭局只自己一位客人,主人家作陪的是彭家长辈族人,其中有做承天府推官的,为见亚元一面乃特意从承天府赶来会晤。
赵英武连日喝酒喝得肠胃要造反,昨夜如老牛般反刍了多次,本意推辞不去,但有在任官员专程赶来作陪不好割面,只得应了下来。潦草洗面漱口换身衣裳上路。接客的马车备了两辆,赵英武要和彭润秀同坐一辆。彭润秀予以坚拒,说如今不比往常乃官民有别。赵英武道:“中举并非进士及第,我未授官何来官民之别。”硬拉彭润秀坐了一辆车,勉励他道:“公子还年轻,多的是机会,三年之后必定高中。”
彭润秀暗自道:‘你比我岁数小,安敢托大说我年轻,简直可恶!小心我做了你的大舅子再把口角扳回来。’
彭一个落第秀才,看那些上了榜的肯定不舒服,若非父亲强行指派登门递帖,他只想搬把躺椅到花园里,半卧竹篁品茗听风,省得看那些中举之人洋洋得意,这叫做眼不见心不烦。
赵英武有所不知,乃是彭家有所隐瞒:吃酒是假,招婿是真。
席上没有女人,见不着七大姑八大姨的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