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百花羞(2 / 3)

加入书签

bsp; 她明明没把在场任何一个人放在眼里。

    可众人都不由为她而心醉神迷。

    如果杨行密在此,一定能认出,这位金发碧眼的绝色美人,正是与他一起来到泰山的明教花王。

    花王提起翠袖,微掩玉容,忽又吃吃轻笑:“突然想起,还没说人家名字呢。”

    “绰影妹妹俗家姓刘,本是蓝田县令之女。入道以前,闺名想来也非现在这个。”花王掩袖而笑,顷刻便有浓香氤氲,弥漫满室:“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便唤人家‘百花羞’好了。”

    她绝世的妩媚,已令全场男人骨头都酥了。

    她所说的话,却骄傲得无以复加。

    她言中之意,竟是说百花是因她的姿容而羞惭,才会凋谢残落。

    “杨行密郎君让我提防的人,恐怕就是她了。”朱温是唯一面对如此绝色,依然平静如常之人。

    他附耳对田珺道:“来者不善。”

    绰影秋波明澈,与“百花羞”眸光交汇:“愚妹得晤百花羞姊姊芳颜,真是荣幸之至。可西河的节目‘流觞曲水’,本是放在明日白昼。”

    “谁说咱们要演‘流觞曲水’了?”百花羞目光一抬:“这次西河派的节目,乃是玄宗皇帝与杨贵妃传下来的霓裳羽衣曲。”

    此言一出,全场尽皆改色。

    只因霓裳羽衣曲早已失传了。

    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在宪宗皇帝宫廷中亲睹此舞,写下“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的激赏之句。

    那也是“霓裳羽衣曲”最后出现在大唐。

    “绰影虽不才,也知道霓裳羽衣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中序和曲破三部,一次表演用三十人,每部十人轮换……”绰影虽然不知道真正的霓裳羽衣曲是何等模样,但白居易诗歌中对于此曲的记载,她从小便背得精熟。

    百花羞不以为意:“时候仓促,来不及排演,只能稍作减损,舞乐都交给奴家便是。让九位西河弟子陪着人家上台,跟着歌声打打节拍就好了。”

    她对于压过绰影的天阙仙舞,有着绝对的自信。

    哪怕她是三天前才加入西河,都来不及对西河女弟子系统排练,女弟子们纵然见到失传五十余年的《霓裳羽衣曲》的细节,仓促也学不会多少。

    但按百花羞的意思,她一人之力,就能压过泰山派的合舞之色!

    被百花羞艳色所迷的全场看客,也对失传的《霓裳羽衣曲》好奇万分。

    《霓裳羽衣曲》其实是玄宗皇帝为道教所作,舞姬所扮演的,都是华夏传统的道门仙真。一位金发碧眼的胡女,本该与此曲全不搭调。

    但百花羞的仪容气质,已惊艳全场。众人对她演好此曲,只有绝对的信任与期待。

    兰素亭从失神中回转出来,低头对朱温道:“都将你觉得,这么厉害的女人,为什么要掺和五峰香会这种事?”

    “不知道。”朱温扬了扬眉:“杨行密连她的身份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