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外传 卑沙(1 / 4)

加入书签

    哪怕是来到中原后,赵犨赵千夜依然会时常想起辽东的风。

    冰冷的寒风带着海盐的腥味,吹拂上大黑山的山脊。他站在卑沙城的女墙内,张开双臂,便能在高山之上,拥抱大海。

    卑沙城,是大唐在辽东最后一座据点。总章元年,高宗皇帝攻灭高句丽时,它与辽东其他城池一同回归到华夏的怀抱。到赵千夜出生时,已经过去接近两百年。

    山下有可以耕种的平原,有可以出航的良港,船舶可以很容易由此航行到青齐之地的东莱。

    这使得它能够比其他的城池坚持得更久一些。

    “咱们的先祖,是当年跟着薛仁贵元帅一起,跨海征东时,到辽东来的……”阿翁总是抚摸着他小小的脑袋,不厌其烦地说着。

    赵千夜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阿翁告诉他,他出生的前一天,他的父亲为了抵御劫掠城外屯田的新罗海盗,战死在海里,魂魄随波涛而去。

    他是阿翁抚养大的,小时候听的总是阿翁讲的故事。

    他多年后才知道,薛仁贵元帅当年来辽东走的是陆路,并没有坐船。

    卑沙城位于狭长的半岛上,仿佛就是天之涯,海之角。

    阿翁告诉他,赵氏发源的地方,叫天水,又叫秦州,距离卑沙有三千多里。

    这还不算远,大唐的都城长安城门外有一块石碑,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大唐在最西面的领土,距离长安九千九百里,而长安,就在天水东边一点点的地方。

    但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天水甚至比安西沦陷得还早,如今这些地方都已经成为大唐的世仇吐蕃人的土地,“昔日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除了辽东,咱们已经没有家能回去了。”阿翁唉声叹气地道。

    据阿翁所说,有一位祖先曾回到中土,然后试图到吐蕃控制的地方,去拜祭一下家族远祖赵充国的坟墓,结果从此再没能回来。

    一个曾经有七个儿子,却只能与孙子相依为命的白发老人,除了哀叹,又能做什么呢?

    或许还有向东莱方向叩拜罢。

    齐鲁大地上,时常有一些游侠儿航海过来。他们会收购一些毛皮之类的山货,有时也会提起刀剑,帮助城池抵抗异族的入侵。

    他们中很多人将身体留在了辽东,大黑山上下,有着许多姓名都未必有的墓碑和荒冢。

    “若非这些豪杰们,咱们撑不到现在,咱们只能叩首感谢他们。”阿翁拄着拐杖,声音颤抖着道:“西域的末代安西都护郭昕令公,已战死五十年了。”

    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契丹、渤海、新罗,这三个多年前曾经臣属于大唐的国家,罕有地组建起了联军,准备拔掉大唐在东北地区最后的据点。

    哪怕是安史之乱以前,它们已开始不断侵蚀辽东的土地。但当帝国的中央衰弱,这种侵蚀只会越演越烈。

    这三个国家时常因分赃不均互相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