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五?谢法曹惠连赠别》(1 / 4)
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五?谢法曹惠连赠别(5500字大章!)
江淹
昨发赤亭渚,今宿浦阳汭。
方作云峰异,岂伊千里别。
芳尘未歇席,零泪犹在袂。
停舻望极浦,弭棹阻风雪。
风雪既经时,夜永起怀思。
泛滥北湖游,苕亭南楼期。
点翰咏新赏,开帙莹所疑。
摘芳爱气馥,拾蕊怜色滋。
色滋畏沃若,人事亦销铄。
子衿怨勿往,谷风诮轻薄。
共秉延州信,无惭仲路诺。
灵芝望三秀,孤筠情所托。
所托已殷勤,祗足搅怀人。
今行嶀嵊外,衔思至海滨。
觌子杳未僝,款睇在何辰。
杂佩虽可赠,疏华竟无陈。
无陈心悁劳,旅人岂游遨。
幸及风雪霁,青春满江皋。
解缆候前侣,还望方郁陶。
烟景若离远,末响寄琼瑶。
《杂体诗三十首·其二十五 谢法曹惠连赠别》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笔触,模拟谢惠连风格,围绕与友人的分别与思念展开,情感真挚深沉,生动展现出离别的不舍、旅途的感慨及对友情的坚守。
一、主题思想
1. 伤别之情:诗开篇 “昨发赤亭渚,今宿浦阳汭”,点明行程匆匆,传递出离别的急迫感。“芳尘未歇席,零泪犹在袂” 用细节描绘,以落花未歇、泪痕尚在,直观展现出刚刚分别就已饱含不舍,离情别绪溢于言表。
2. 旅途羁思与忆旧:因 “风雪” 受阻,诗人 “夜永起怀思”,漫漫长夜,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接着回忆与友人在北湖泛舟、南楼相聚的欢乐时光,“点翰咏新赏,开帙莹所疑” 描绘共同吟诗、探讨学问的场景,往昔的美好与当下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添思念之苦。
3. 对友情的珍视与期许:诗人借 “子衿怨勿往,谷风诮轻薄” 表达对友人不至的埋怨,期望友情坚贞。以 “共秉延州信,无惭仲路诺” 表明对友情的坚守,希望彼此信守承诺,如同古人般重义。“灵芝望三秀,孤筠情所托” 以灵芝、孤竹自比,象征对友情的执着。
4. 前路的牵挂与期盼:“今行嶀嵊外,衔思至海滨” 表明行程渐远,思念却不断蔓延。“觌子杳未僝,款睇在何辰” 直接抒发对重逢的渴望。虽有 “杂佩” 却无鲜花相赠,“无陈心悁劳” 体现内心因无法充分表达情感的烦闷。最后盼 “风雪霁”,在春日启程,虽前行仍 “郁陶”,希望以 “琼瑶” 寄情,传达即便分离,友情依旧深厚的信念。
二、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诗中自然环境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风雪阻挡行程,不仅是现实阻碍,更烘托出孤独、思念的氛围;春至江皋,本应喜悦,却因离别仍 “郁陶”,以乐景衬哀情,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2. 用典自然:运用《子衿》《谷风》及延州季子、子路等典故,巧妙融入诗歌,生动传达诗人对友情的态度与期望,丰富诗歌内涵,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3. 细腻的情感层次:从离别不舍,到旅途思念、忆旧,再到对友情的期许与对重逢的渴望,情感层层递进,细腻入微地展现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真挚情感。
解析
1. 昨发赤亭渚,今宿浦阳汭
- 解析: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点明了行程的转换。“昨”与“今”形成时间上的鲜明对比,突出行程的紧凑与匆忙。“赤亭渚”和“浦阳汭”具体指出地点,从一个地方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暗示着离别的开始,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行色匆匆的基调,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诗人正踏上与友人分别后的旅途。
2. 方作云峰异,岂伊千里别
- 解析: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有奇异的云峰之景,这里表面在说目的地风光不同,实则话中有话。“岂伊千里别”,反问语气强调,此次分别不只是距离上相隔千里让人难过,更意味着友人分离后生活环境、经历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