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江淹《倡妇自悲赋》(2 / 4)
运悲惨的怜惜。作者因此创作这篇赋文,为下文讲述倡妇的故事奠定了同情的基调。
2. 粤自赵东,来舞汉宫。瑶序金陈,桂枝娇风。
- 解析:“粤自赵东,来舞汉宫”说明倡妇来自赵国东部,来到汉宫跳舞。“瑶序金陈”描绘出汉宫环境的奢华,瑶台玉阶,陈列着各种珍贵之物。“桂枝娇风”形容倡妇身姿如桂枝在风中娇柔,暗示她初入汉宫时年轻貌美,备受瞩目,展现出她初入宫时的得意与风光。
3. 素壁翠楼,明月徒秋。歌声忽散,伤人复愁。
- 解析:“素壁翠楼”描绘居住环境,白色的墙壁,翠绿的楼阁,然而“明月徒秋”,明月空照,徒增秋意,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歌声忽散”表明倡妇的歌唱生涯突然结束,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伤人复愁”,深刻地体现出她内心的伤痛与忧愁,暗示她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
4. 君王更衣,露色未稀。侍青銮以云耸,夹丹辇以霞飞。
- 解析:“君王更衣,露色未稀”描绘清晨时分,露水还未消散,君王更换衣服。此时倡妇“侍青銮以云耸,夹丹辇以霞飞”,她侍奉在君王的车驾旁,车驾高耸如云,她如云霞般随侍在侧,形象地展现出倡妇得宠时陪伴君王出行的荣耀场景,突出她当时的受宠程度。
5. 愿南山之无隙,指寿陵以同归。
- 解析:倡妇“愿南山之无隙”,希望南山没有缝隙,比喻希望与君王的感情坚如南山,永不破裂。“指寿陵以同归”,指着寿陵希望能与君王一同老去,表达出她对与君王长相厮守、相伴终身的美好愿望,体现出她对这份感情的真挚与期待。
6. 俄而绿衣坐夺,白华卧进。屑骨不怜,抵金谁吝。
- 解析:“俄而”表示时间迅速转变,“绿衣坐夺,白华卧进”化用《诗经》典故,《邶风·绿衣》和《小雅·白华》都涉及弃妇主题,这里指其他女子得宠,倡妇失宠。“屑骨不怜,抵金谁吝”,表明倡妇失宠后,君王对她不再怜惜,曾经珍视的她如今如同草芥,即使她粉身碎骨,君王也不会在意,曾经赏赐的金银也不再吝惜,突出君王的绝情和倡妇命运的急转直下。
7. 九重已关,高门自芜。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
- 解析:“九重已关”指宫廷的大门紧闭,“高门自芜”,高高的宫门无人问津,渐渐荒芜。“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青苔在银色的楼阁上堆积,楼阁的门难以开启;蜘蛛网在玉梯上滋生,玉梯空无一人。这些描写通过环境的衰败,生动地展现出倡妇失宠后被冷落、居所荒芜的凄凉景象,衬托出她内心的孤寂与绝望。
8. 度九冬而廓处,遥十秋以分居。伤营魂之已尽,畏松柏之无余。
- 解析:“度九冬而廓处,遥十秋以分居”,说明倡妇在漫长的岁月里独自度过寒冬,与君王分居多年。“伤营魂之已尽”,她伤心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仿佛已经耗尽,“畏松柏之无余”,害怕自己死后连坟墓上的松柏都没有,表达出她对未来孤独凄凉生活的极度恐惧,体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已到极致。
9. 归故乡之末光,实夫君之晚滋。去柏梁以淹袂,出桂苑而敛眉。
- 解析:“归故乡之末光”,希望能在晚年回到故乡,享受故乡最后的时光,“实夫君之晚滋”,这也算是夫君给她的最后恩赐。“去柏梁以淹袂”,离开柏梁台时泪水湿透衣袖,“出桂苑而敛眉”,走出桂苑时眉头紧皱,描绘出倡妇离开宫廷时的悲伤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10. 视朱殿以再暮,抚嫔华而一疑。
- 解析:“视朱殿以再暮”,再次看着朱红色的宫殿,感叹又一个日暮降临,时光流逝。“抚嫔华而一疑”,抚摸着自己曾经作为嫔妃的华丽服饰,心中满是疑惑,疑惑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体现出她对过去宫廷生活的回忆与对自身命运的迷茫。
11. 于是怨帝关之遂岨,怅平原之何极。霜绕衣而葭冷,风飘轮而景昃。
- 解析:“怨帝关之遂岨”,怨恨宫廷的大门如此难以逾越,“怅平原之何极”,惆怅平原一望无际,前路茫茫。“霜绕衣而葭冷,风飘轮而景昃”,霜环绕着衣服,芦苇寒冷,风卷着车轮,太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