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江淹《别赋》(3 / 9)

加入书签

/p>

11.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 解析:居者看到红色的兰花承受着露珠,青色的楸树经历着霜打。以兰花和楸树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象征居者在离别后的处境,借景抒情,表达出居者内心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离人不归的感慨。

12. 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 解析:居者在高大的房屋里徘徊,关上房门却倍感空虚;抚摸着锦绣的帷幕,只觉一片虚幻与寒凉。“空”“虚凉”真切地传达出居者在离别后,面对曾经共同生活的空间,却物是人非的孤独与凄凉之感。

13.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 解析:居者深知远行之人在梦中也会徘徊不前,心意不定,想象着离别的魂魄在空中飞扬。从居者的角度,通过对行者梦境和魂魄的想象,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苦,体现出双方对彼此的深切思念和牵挂。

14.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 解析:总结上文,指出虽然离别的情绪大致相同,但离别的具体情形却多种多样。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不同类型离别场景的具体描述。

15.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 解析:描述富贵者的离别场景。他们骑着配有银鞍的骏马,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在东都门外设帐饯行,或是在金谷园里送别宾客。展现出富贵者离别时的奢华场面,然而奢华的背后,依然难以掩盖离别的哀伤。

16.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 解析:此时琴瑟弹奏着羽调,箫鼓齐鸣,还有燕赵美女的歌声。音乐和歌声本应带来欢乐,但在这离别之际,却更增添了伤感之情,以乐景衬哀情,突出富贵者离别时内心的痛苦。

17. 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 解析:描绘饯别宴席上,珠宝玉石光彩夺目,在暮秋的氛围中更显艳丽;罗绮华服,即便在初春时节也显得格外娇艳。通过对华丽物品的描写,再次强调富贵者离别场景的奢华,同时也暗示出无论外在如何奢华,都无法减轻离别的悲伤。

18.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 解析: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音乐之美妙动听,连正在吃草的驷马都惊讶得仰起头来倾听,潜伏在深渊中的鱼儿也浮出水面。从侧面烘托出饯别时音乐的感染力,进一步渲染离别氛围,同时也表明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无法消除离别的哀愁。

19.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 解析:最终到了分手的时候,人们不禁泪流满面,感受到分别后的寂寞,内心哀伤万分。直白地表达出富贵者在离别那一刻的悲痛之情,尽管拥有财富和奢华的送别场面,但离别带来的寂寞和哀伤依然刻骨铭心。

20.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擦血相视。

- 解析:讲述剑客、少年报士这类重义轻生之人的离别。他们因感恩图报,像聂政刺杀韩相侠累(韩国)、豫让为智伯报仇(赵厕)、专诸刺杀吴王僚(吴宫)、荆轲在燕国街市与友人分别去刺秦王(燕市)等,割舍对亲人的慈爱,忍心离开家乡。他们挥泪诀别,擦拭着血泪相互凝视,表现出这类人在为义而别时的悲壮与决绝。

21.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 解析:他们驱赶着出征的马,义无反顾地前行,只见马蹄扬起的尘土不时飞扬。描绘出剑客和报士离去时的坚定姿态,“不顾”二字凸显其为实现使命而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决心。

22.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 解析:他们只是怀着感恩之情,希望凭借一剑之力报答恩情,并非为了在黄泉之下留下虚名。表明剑客报士的行为是出于内心的忠义和感恩,而非追求个人名利,进一步升华了他们的形象和离别时的悲壮情感。

23.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 解析:当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时,连金石都会为之震动变色,亲人也会因悲痛而心死。运用夸张手法,强调这种离别所带来的震撼和悲痛程度,不仅是离别者本人,就连周围的一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