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范云《数名诗》(2 / 4)
卿云: “十难”寓意诸多艰难困苦,“康有道”表示通过正确治理实现国家安康。面对重重困难,期望通过贤明治理使国家繁荣昌盛,人们伸长脖子仰望祥瑞的卿云,表达对国家太平、祥瑞降临的殷切期盼,为全诗画上充满希望的句号。
十一、艺术特色
1. 独特数字结构: 以数字一至十为序嵌入诗句,使诗歌结构独特有序,不仅增加形式美感,还如串联珍珠般,将不同场景和主题巧妙连接,使全诗层次分明,逻辑连贯。
2. 丰富用典与意象: 诗中运用诸多典故与意象,如“一鼓作气”“瘗玉”等,丰富诗歌文化内涵,使表达更含蓄深刻。军事场景中的“楯橹”“旗帜”等意象,生动展现战争与军事行动,增强诗歌表现力与画面感。
3. 主题宏大丰富: 涵盖军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从军队士气、军事谋略到帝王巡视、祭祀,再到人才任用、国家治理期望,全面展现国家运行的不同层面,表达诗人对国家繁荣稳定的关切与思考,具有深刻思想内涵。
……
解析:
1. 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
- 解析:“一鼓”取自“一鼓作气”,原指作战时擂第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这里表明战斗刚开始,战鼓擂响,士气被激发。“有余气”则进一步说明士气不仅在初始时高昂,还后续充足,持久不衰。“趫勇”指矫健勇猛的士兵,“纷纭”描绘出众多士兵积极投入战斗的热闹场景,展现出军队在战斗伊始便斗志昂扬,充满活力,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紧张且充满激情的战争氛围。
2. 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
- 解析:“二广”在古代常指军队的编制,这里代指军事指挥。“无遗略”意思是没有遗漏的战略谋划,体现出将领在指挥军事行动时,谋略周全,考虑细致,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雄虎自为群”把军队比作雄虎,形象地描绘出军队像老虎一样,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群体,强调军队不仅个体勇猛,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组织性,暗示了将领卓越的领导能力,能够让军队团结协作,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3. 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
- 解析:“三河”在古代是重要的地域名称,这里指代某个特定的区域。“扰攘”描述该地区处于动荡、混乱的状态,可能面临战乱、纷争等不稳定因素。“楯橹”指盾牌和大盾牌,是古代战争中的防御武器,“橨榅”形容它们坚实、厚实的样子。面对三河地区的动荡局势,迅速地搭建起坚固的防御工事,反映出为了应对混乱局势,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凸显局势的严峻以及军事防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4. 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
- 解析:“四巡”表示帝王出行巡视四方,古代帝王出行称为“巡狩”,这里强调了帝王对国家各地区的视察。“驻青跸”中,“跸”指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青跸”则更具体地描绘出帝王出行时的庄重威严场景,帝王的车驾停留在此处。“瘗玉”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将玉器埋入地下,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旷亭云”描绘出在空旷的亭台边,与云彩相伴进行祭祀的场景。此句通过描写帝王巡视途中举行祭祀仪式,展现了帝王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希望借助祭祀上天、神灵,祈求国家的安宁、稳定,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国家政治与宗教祭祀之间的紧密联系。
5. 五十又舒旆,旗帜日缤纷
- 解析:“五十”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军队的编制数量或者是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军事阶段。“舒旆”指展开旗帜,“旆”是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代表军旗。“旗帜日缤纷”描绘出军旗在阳光下随风飘扬,色彩斑斓的景象。此句通过对军旗的描写,展现出军事行动的规模宏大,军队阵容整齐,旗帜鲜明,暗示军队在行动过程中指挥有序,通过旗帜来传达各种指令,展示出军队的严整军容和强大气势。
6. 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
- 解析:“六郡”指代多个地区,在古代,这些地区往往以民风淳朴、百姓正直着称。“良家子”指的是品行端正、出身良好人家的子弟。“慕义”表明这些子弟因为仰慕正义,心怀报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