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范云《建除诗》(2 / 4)
p> 六、回归田园的宁静生活与内心的淡泊
1. 收名弃车马,单步反蜗牛: “收名弃车马”表明诗人彻底放下名利,舍弃车马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外物,选择回归简朴生活。“单步反蜗牛”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步行,回到如蜗牛壳般简陋居所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决然舍弃,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态度。
2. 开渠纳秋水,相土播春畴: 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场景,秋天开挖水渠引入秋水,春天察看土地播种。这一系列农耕活动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表达出诗人对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向往与享受,体现了一种平和、悠然的生活情趣。
3. 闭门谢世人,何欲复何求: 诗人选择关闭门户,谢绝世俗之人打扰,表明彻底与世俗喧嚣隔绝。“何欲复何求”以反问形式,强调自己已无过多欲望追求,内心达到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表达出对这种简单、纯粹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视。
七、艺术特色
1. 形式独特: 采用建除诗体,以特定的十二字依次冠于句首,使诗歌形式整齐有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这种独特形式既增加了创作难度,又为诗歌增添了别样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2. 用典自然: 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伯牙破琴、濠梁之辩等,这些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深化了主题表达,更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诗歌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和思想情感。
3. 情感跌宕起伏: 诗歌情感从开篇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到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危机的警醒,再到功成身退的豁达以及回归田园的淡泊宁静,情感脉络清晰且跌宕起伏。这种情感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共鸣与思考。
……
解析:
1. 建国负东海,衣冠成营丘
- 解析:“建国负东海”,描述建立国家时以东海为依靠,“负”字生动体现出国家地理位置的险要与依托自然天险的稳固,暗示国家根基坚实。“衣冠成营丘”,“衣冠”代表礼仪制度与文化,“营丘”是重要的历史地域,表明在此地形成了完善的文化礼仪体系,显示国家的繁荣与文明开化,展现出一幅宏大的建国立业场景,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赞叹或参与其中的自豪。
2. 除道梁淄水,结驷登之罘
- 解析:“除道梁淄水”,“除道”意为修治道路,“梁”有横跨之意,此句描绘出为了发展和开拓,不畏艰难修治道路横跨淄水的场景,展现出积极进取、勇于克服自然障碍的精神。“结驷登之罘”,“结驷”指驾驭四匹马拉的车,显示出行的隆重与气派,“登之罘”则表明前往之罘山,象征着追求高远目标,表达出诗人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昂扬斗志与志得意满。
3. 满座咸嘉友,苹藻绝时羞
- 解析:“满座咸嘉友”直白地描绘出宴会上在座的都是优秀、值得结交的朋友,呈现出一种欢乐融洽的社交氛围,反映诗人社交圈子的优质与和谐。“苹藻绝时羞”,“苹藻”原指供祭祀用的水草,“时羞”指当时的美味佳肴,这里表示虽无丰盛美食,却以苹藻供奉,强调聚会更重情谊而非物质享受,突出朋友间真挚纯粹的友情。
4. 平望极聊摄,直视尽姑尤
- 解析:“平望极聊摄”,“平望”即平视远望,“聊摄”是古地名,此句写诗人向远处平视,目光所及达到聊摄之地,展现出视野的广阔。“直视尽姑尤”,同样是极目远眺,能看到姑尤地区,进一步拓展视野范围。这两句通过对广阔地域的描绘,不仅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阔,更暗示诗人在事业或人生追求上具有宏大的视野和雄心壮志,有俯瞰天下、掌控大局的胸怀。
5. 定交无恒所,同志互相求
- 解析:“定交无恒所”表明结交朋友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点,打破了空间限制,体现出交友的随性与不拘泥。“同志互相求”强调志同道合的人会相互吸引、主动寻求彼此,突出了友情建立在共同志向和兴趣基础上,反映出诗人对真挚友情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