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4 / 8)

加入书签

合理安排国家的布局,体现皇家统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17. 求贤每劳,得士方逸

- 解析: “求贤每劳”表明帝王为了寻求贤能之士,不辞辛劳,积极主动地去发掘人才,体现出帝王对人才的重视。“得士方逸”指得到贤士的辅佐后,国家的治理更加顺畅、安稳,强调贤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帝王善于用人,贤才在其统治下能够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突出皇家重视人才、善于纳贤的特点。

18. 有觉斯顺,无文咸秩

- 解析: “有觉”指有所觉悟、遵循正道,“斯顺”表示这样就能顺应天理、人心。“无文”可理解为不借助外在的虚文,“咸秩”指都能按次序、有条理地进行。此句意思是只要遵循正道,即使不依靠繁琐的形式,一切事务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强调帝王治理国家注重实质,遵循正道,以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国家的运行,体现皇家治理的务实性和合理性。

19. 万箱惟重,百锾载恤

- 解析: “万箱”出自《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指代粮食丰收,有大量的粮食储备。“惟重”表示对粮食储备的重视,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百锾”指罚金,“载恤”表示加以体恤。此句体现帝王既重视国家的粮食储备,保障民生,又在刑罚方面怀有体恤之心,不轻易施以重罚,展现出帝王在治国理政中兼顾经济民生与人文关怀,体现皇家统治的全面性和仁德。

20. 屈草戒谀,阶蓂纪日

- 解析: “屈草”传说中是一种能够识别奸佞、弯曲指向佞人的草,这里象征着宫廷中倡导正直,防止谄媚之风。“戒谀”即警戒阿谀奉承的行为。“阶蓂”指蓂荚,传说它每月初一从一边开始生长一片荚,到月半共长十五片,从十六日起,另一边每天落一片荚,到月底落完,可用来纪日。此句借屈草和阶蓂这两种祥瑞之物,暗示皇家宫廷风气清正,注重明察是非,且有良好的时间管理和秩序,展现皇家内部环境的清明和有序。

21. 文教已肃,武节既驰

- 解析: “文教”指文化教育、道德教化,“肃”表示整肃、兴盛。“武节”指军事力量、武备,“驰”有施行、开展之意。此句说明国家在文化教育方面已经整肃有序,道德教化得以推行;在军事方面,武备也得以施行,国力强盛。强调皇家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就,展现国家繁荣昌盛、内外稳固的局面。

22. 荣光可照,合璧如规

- 解析: “荣光”指五色云气,古代认为是吉祥的征兆,象征着上天对国家的眷顾和祝福。“合璧”指日月同升,呈璧玉之象,也是祥瑞的象征。“如规”形容日月合璧时的形状如同圆形的玉璧一样规整。此句通过描绘荣光闪耀、日月合璧的祥瑞景象,进一步歌颂皇家统治使得国家出现祥瑞之兆,暗示上天对皇家统治的认可,寓意国家在皇家的治理下繁荣昌盛,吉祥如意。

23. 载怀姑射,尚想瑶池

- 解析: “载怀”和“尚想”都表达了一种怀念、向往之情。“姑射”指姑射仙子,传说中居住在姑射山的得道仙人,象征着超凡脱俗、美好纯净。“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代表着仙境般的美好之地。此句表明皇家心怀对美好、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姑射仙子和瑶池仙境为追求目标,体现皇家对高尚、美好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也从侧面暗示皇家生活的尊贵和对理想统治境界的憧憬。

24. 濯龙乃饰,天渊在斯

- 解析: “濯龙”是汉代宫苑名,这里指代皇家园林。“乃饰”表示加以装饰,说明皇家园林经过精心修饰,十分华丽。“天渊”指天渊池,也是皇家园林中的景观。此句描绘皇家园林如濯龙园和天渊池这般装饰精美,展现出皇家生活的奢华与尊贵,同时也暗示皇家对园林景观的重视,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来彰显皇家的威严和地位。

25. 作乐顺动,实符时义

- 解析: “作乐”指制作音乐、演奏乐曲,在古代,音乐与政治、社会秩序紧密相连。“顺动”表示顺应时势、合乎民心而行动。“实符时义”指确实符合当时的事理和意义。此句说明在曲水宴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