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袁淑《啄木诗》(2 / 2)
的“性清”与“性浊”形成鲜明对比,“荣”与“辱”也构成强烈反差,诗人借啄木鸟所象征的独立高洁形象,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追求高尚的品性,批判品性低劣之人,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
句译:
1.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南山之上有一只鸟儿,它给自己取名叫做啄木鸟。
2.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饥饿的时候就去啄树木(寻找食物),傍晚时分便回到巢穴栖息。
3. 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它不与世人有所干涉,只按照自己的志向行事。
4.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品性高洁的人会获得荣耀,品性污浊的人会遭受耻辱。
……
全译:
南山之上,有只鸟儿,它称自己为啄木鸟。
饿了便啄树觅食,傍晚就回巢栖息。
它不与人世纠葛,只随心志行事。
品性高洁者,自会荣耀加身;品性污浊者,必将遭受耻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