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石流篇》(2 / 3)
都具有较高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
解析:
1. 石上流水,湔湔其波
- 解析:首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溪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湔湔”一词形象地刻画了水波轻漾的姿态,给人以灵动、清澈之感。此句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对水流状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缓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同时以水的流动暗示时光的流转。
2. 发源幽岫,永归长河
- 解析:此句阐述了流水的源头与归宿。“发源幽岫”指出水发源于幽深的山洞,“幽岫”给人以神秘、深邃的感觉,暗示生命起源的隐秘与未知。“永归长河”表明流水最终汇入长河,展现了其矢志不渝的流向,象征着万物都有其既定的发展轨迹和归宿,也可看作是诗人对自身人生旅程的一种隐喻。
3. 瞻彼逝者,负月其偕
- 解析:诗人凝望那流逝的江水,感觉它仿佛承载着月亮一同前行。“瞻”体现诗人专注的神情,“逝者”化用孔子“逝者如斯夫”之意,强调时光如流水般一去不返。“负月其偕”赋予流水以浪漫色彩,将自然景象与时间的流逝相融合,使读者在感受画面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时光悄然流逝的惆怅。
4. 子在川上,惟以增怀
- 解析:这里直接引用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流逝的典故。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诗人借此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飞逝的喟叹,表明自己同孔子一样,目睹流水,心中不禁增添了许多对时光、人生的复杂情怀,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宝贵的共鸣。
5. 嗟我殷忧,载劳寤寐
- 解析:“嗟”字开篇,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叹息。“殷忧”表明诗人心中怀有深深的忧虑,这种忧虑并非一时之愁,而是长久且沉重的。“载劳寤寐”则说明无论醒着(寤)还是睡着(寐),都被这种忧虑所困扰,突出忧虑对诗人身心造成的煎熬,体现出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6. 遘此百罹,有志不遂
- 解析:“遘”意为遭遇,“百罹”表示遭遇了众多的艰难困苦。诗人感慨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历经种种磨难,然而即便胸怀壮志,却因这些挫折而无法实现。此句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7. 行年倏忽,长勤是婴
- 解析:“行年”指经历的年岁,“倏忽”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如白驹过隙。诗人感叹人生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流逝。“长勤是婴”表明自己长期以来一直被辛劳所缠绕,“婴”有缠绕之意,体现出诗人一生都在为生活、理想奔波操劳,却未能得偿所愿,进一步加深了无奈与失落的情绪。
8. 永言没世,悼兹无成
- 解析:“永言”有常常言说之意,“没世”即离世。诗人每每想到自己终将走到生命尽头,心中便充满了对一生无所成就的哀伤。此句将诗人对人生的遗憾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虚度光阴、未能实现抱负的深深自责与悲痛,反映出其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9. 幸遇开泰,沐浴嘉运
- 解析:笔锋一转,诗人庆幸自己遇到了天下太平、时运亨通的好时期。“开泰”寓意着时世开辟太平,“嘉运”表示美好的运气。这种表述与前文的困境和忧愁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对时运转变的欣喜,也反映出个体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时运对个人生活和心境的巨大影响。
10. 绥带安寝,亦又何愠
- 解析:“绥带”意为系好衣带,“安寝”即安稳入睡。在遇到好时运后,诗人能够安然入睡,心境平和。“亦又何愠”反问,表明此时诗人已无怨恨之情。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因时运改善而内心获得的平静与满足,从侧面反映出之前困境对其心灵的压抑,以及好运带来的慰藉。
11. 古之为仁,自求诸己
- 解析:此句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指出古人追求仁德,都是从自身出发,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践行。强调了个人在道德修养和人生追求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