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5 / 10)
>
- 解析:描写庐山四周的云雾,“左右青霭”,庐山左右环绕着青色的云气,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表里紫霄”,整个山峰都笼罩在紫霄之中,“紫霄”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天空,暗示庐山仿佛是仙境一般,充满神秘色彩。
39. 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 解析:从山体不同位置描写庐山的色彩变化,“从岭而上,气尽金光”,从山岭往上,雾气散尽之处闪耀着金光,展现出阳光照耀下山顶的明亮。“半山以下,纯为黛色”,半山腰以下,纯粹是青黑色,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庐山山体色彩的层次感和独特性,使庐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40. 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 解析:“信可以”表示确实可以,作者感慨庐山确实可以作为神仙居住的天帝郊野,“镇控湘汉者也”,强调庐山镇守控制着湘江、汉水流域,从神话和地理的角度,再次突出庐山的重要地位和神秘、雄伟的气质,表达作者对庐山的赞叹。
41. 若潀洞所积,溪壑所射
- 解析:开始描写庐山周边的水景,“若潀洞所积”,如果是小水流积聚而成的大水,“潀洞”指小水流汇聚之处。“溪壑所射”,溪谷中喷射出的水流,描绘出水流的来源和动态,展现出水景的多样性和活力。
42. 鼓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
- 解析:描写水流奔腾的气势,“鼓怒之所豗击”,狂风激起的怒涛相互撞击,“鼓怒”赋予狂风和波涛以人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状态。“涌澓之所宕涤”,汹涌的波浪相互激荡,“涌澓”指汹涌的水流,“宕涤”突出水流的冲击和洗刷力量,展现出水流的磅礴气势。
43. 则上穷荻浦,下至狶洲
- 解析:说明水流的范围,向上能到达长着荻草的水边,向下能到达有野猪的小洲,从上下两个方向界定水流所及之处,展现出水流影响范围的广阔。
44. 南薄燕?,北极雷淀
- 解析:从南北方向进一步明确水流范围,南面接近燕?,北面到达雷淀,全面地描绘出这片水域在空间上的广阔,给读者以清晰的空间感。
45. 削长埤短,可数百里
- 解析:“削长埤短”意思是把长的削去,把短的补上,这里是对这片水域范围的一种大致估量方式,说明这片水域面积较大,大约有几百里,强调其广阔程度。
46. 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
- 解析:此句以极度夸张之笔,描绘水域内波浪汹涌的景象。“腾波触天”,奔腾的波浪仿佛能触及天空,极言波峰之高;“高浪灌日”,高大的浪涛好似要浇灌太阳,进一步渲染浪头之雄伟壮阔,将水流的磅礴气势推至极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强大的力量与震撼。
47. 吞吐百川,写泄万壑
- 解析:“吞吐百川”形象地表现出这片水域的浩大,能够容纳并吞吐众多河流之水,展现其汇聚百川的宏大气势。“写泄万壑”,“写”通“泻”,指水流倾泻,表明它又能将这些水排泄到众多山谷之中,突出其水流的吞吐自如与强大的疏导能力,强调这片水域在水系中的重要地位。
48. 轻烟不流,华鼎振涾
- 解析:“轻烟不流”描绘水面上轻烟仿佛静止不动,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与前文波浪汹涌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华鼎振涾”,把水面比作华丽的鼎中沸水翻腾,“振涾”形容水剧烈沸腾的样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水面波涛翻涌、如鼎水沸腾的景象,从另一个角度展现水流的澎湃。
49. 弱草朱靡,洪涟陇蹙
- 解析:“弱草朱靡”,柔弱的草被染红倒伏,这里“朱”可能是因水流携带的泥沙或其他物质而呈现的颜色,生动描绘出草在强大水流冲击下的状态,暗示水流力量之强大。“洪涟陇蹙”,巨大的波浪如田垄般聚集,将波浪比作田垄,形象地展现出波浪层层叠叠、紧密聚集的形态,突出波浪的规模与气势。
50. 穹溘崩聚,坻飞岭复
- 解析:“穹溘崩聚”,急流突然崩溃又汇聚,“穹溘”形容水流湍急,展现出水流变化的迅猛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