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成公绥《琴赋》(4 / 11)

加入书签

感。

26. 竦肃肃以静谧,密微微其清闲。

- 解析:此地高耸而肃穆静谧,幽深而清闲安宁。此句总结椅梧生长环境的氛围特点,突出其静谧、清闲,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27. 夫所以经营其左右者,固以自然神丽,而足思愿爱乐矣。

- 解析:这片环绕椅梧的环境,本就凭借其自然的神奇秀丽,足以让人产生思念、向往和喜爱之情。此句表达作者对椅梧生长环境的赞美,强调其魅力之大,为下文遁世之士在此地与椅梧产生联系做铺垫。

28. 于是遁世之士,荣期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 解析:“遁世之士”指那些远离尘世、隐居的人,“荣期绮季之畴”列举了荣启期、绮里季等这类隐士,他们一起登上高桥,跨越幽深的山谷,攀援美好的树枝,登上险峻的山崖,来到椅梧之下游玩。此句引出了与琴相关的人物,即遁世之士,他们的到来为椅梧赋予了人文情感,也为制琴的情节做铺垫。

29. 周旋永望,邈若凌飞。

- 解析:他们在椅梧周围徘徊,极目远望,感觉自己仿佛凌虚飞翔。此句描绘出遁世之士在椅梧生长地的悠然自得,以及此地带给他们超脱尘世的感受。

30. 邪睨昆仑,俯阚海湄。

- 解析:他们斜视着远方的昆仑,俯瞰着海边。通过夸张的描写,表现出此地视野的开阔,也体现出遁世之士心境的宽广,暗示他们不受世俗的局限。

31. 指苍梧之迢递,临回江之威夷。

- 解析:他们遥指遥远的苍梧山,面对迂回的江水。进一步描绘出他们视野所及的广阔范围,展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心境,同时也暗示此地的山川能引发人们对广阔世界的遐想。

32. 悟时俗之多累,仰箕山之馀辉。

- 解析:他们领悟到世俗有诸多牵累,仰羡箕山隐士的光辉风范。“箕山”在古代常象征隐士的高洁,此句表明遁世之士因厌倦世俗,向往像箕山隐士一样超脱,体现出他们的精神追求。

33. 羡斯岳之弘敞,心慷慨以忘归。

- 解析:他们羡慕这座山的宏大开阔,心情慷慨激昂,流连忘返。再次强调此地环境对遁世之士的吸引力,表明他们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34. 情舒放而远览,接轩辕之遗音。

- 解析:他们心情舒畅,极目远眺,仿佛听到了轩辕氏遗留下来的音乐。此句将此地与古代传说中的轩辕氏联系起来,为其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暗示遁世之士在此感受到了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气息。

35. 慕老童于騩隅,钦泰容之高吟。

- 解析:他们追慕在騩山角落的老童,钦佩泰容的高声吟唱。老童和泰容都是古代传说中与音乐相关的人物,此句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突出此地能引发人们对古代音乐文化的联想。

36. 顾兹梧而兴虑,思假物以托心。

- 解析:他们看着这棵椅梧,心生想法,想要借助它来寄托自己的心意。此句是关键转折,表明遁世之士将对自然、文化的感悟与椅梧联系起来,为用椅梧制琴埋下伏笔,体现出琴在他们精神寄托中的重要性。

37. 乃斫孙枝,准量所任。

- 解析:于是他们砍伐椅梧的孙枝,根据其材质衡量适合制作何种器物。此句开始描述制琴的第一步,即选材,体现出制琴过程的严谨,对琴材的重视。

38. 至人摅思,制为雅琴。

- 解析: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展开思考,将其制作成高雅的琴。“至人”表明制琴者的不凡,“雅琴”突出琴的高雅品质,暗示琴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39. 乃使离子督墨,匠石奋斤。

- 解析:让离子监督墨线(保证切割准确),匠石挥动斧头(进行砍伐制作)。“离子”和“匠石”都是传说中技艺高超的工匠,此句说明制琴过程由技艺精湛之人操作,体现出对制琴工艺的重视和对琴品质的追求。

40. 夔襄荐法,班倕骋神。

- 解析:夔和襄进献制琴的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