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潘岳《秋兴赋》(3 / 7)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解析:宋玉说得真好啊:“可悲啊,秋天的气息!萧瑟啊,草木凋零而变衰,凄凉啊好像人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别即将归去之人。” 引用宋玉《九辩》中的名句,借古人之言强化悲秋主题,引发读者共鸣。
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
- 解析:送别归人心中怀着对离人的眷恋,远行之人有着羁旅漂泊的愁愤。此句进一步阐释宋玉话语中蕴含的情感,“慕徒”指思慕的人,强调秋天引发的离别与漂泊之愁。
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
- 解析:面对河水感叹时光流逝,登上高山怀念远方之人并感伤眼前的变化。“叹逝”感慨时光消逝,“悼近”对眼前事物变化的感伤。通过“临川”“登山”两种情境,深化时光与人生变化带来的感慨。
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
- 解析:这四种悲戚刺痛内心啊,只要经历其中一种就难以忍受。“四戚”指上文送归、远行、临川、登山引发的四种悲戚情绪,“疚心”即内心痛苦。强调秋天引发的悲伤情绪的强烈。
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 解析:唉,秋天是如此令人哀伤啊,想来没有什么愁绪不是因它而生。再次强调秋天的哀伤,总结上文因秋而生的各种愁绪。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
- 解析:野外有归巢的燕子,低湿的地方有飞翔的鹰隼。“隰”指低湿的地方。描绘秋天典型的动物活动场景,展现秋景特点。
游氛朝兴,槁叶夕殒。
- 解析:早晨雾气升腾,傍晚枯叶飘落。“游氛”即飘动的雾气,“槁叶”指枯叶。通过早晚不同景象,突出秋天的变化与肃杀。
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蒻,御袷衣。
- 解析:于是收起轻薄的扇子,脱下细葛布的衣服,铺上莞草和蒻草编的席子,穿上夹衣。“屏”意为收起,“箑”即扇子,“纤絺”指细葛布,“藉”为铺垫,“莞蒻”是两种草,“御”表示穿上。通过人们衣物、用品的更换,体现秋天天气转凉。
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
- 解析:庭院中的树木叶子纷纷飘落,强劲的风猛烈地吹动帷幕。“槭”形容树叶飘落,“戾”表示猛烈。描绘出秋风中庭院的萧瑟景象,烘托悲伤氛围。
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 解析:寒蝉发出微弱的叫声,大雁飘飘然向南飞去。“嘒嘒”形容蝉鸣声,以寒蝉、南飞雁等秋景元素,增添秋的凄凉之感。
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
- 解析:天空明亮而越发高远,阳光渐渐微弱。“晃朗”形容天空晴朗,“弥高”越发高远,“悠阳”指阳光,“浸微”逐渐微弱。描绘秋天天空与阳光的变化,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 解析:为何微弱的阳光白昼如此短暂,感觉清凉的夜晚正变得漫长。“短晷”指白昼时间短,“永”表示漫长。通过昼夜对比,突出秋夜漫长,强化内心的孤寂。
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 解析:月亮朦胧散发着光辉,露水凄清凝结成寒冷的水珠。“朣胧”形容月光朦胧,描绘秋夜月露之景,渲染清冷氛围。
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
- 解析:萤火虫在台阶和门旁闪烁,蟋蟀在堂前和屏风边鸣叫。“熠耀”指萤火虫,“闼”是门,“轩”为堂前,以萤火虫与蟋蟀的活动,增添秋夜的静谧与凄清。
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夕倾。
- 解析:清晨听着离群大雁的鸣叫,傍晚望着大火星向西倾斜。“离鸿”指离群的大雁,“流火”指大火星,夏去秋来,大火星自西而下。借大雁与星宿变化,体现秋天特点,加深时光流逝之感。
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于华省。
- 解析:夜晚心怀忧愁难以入睡,独自在华丽的官署中辗转反侧。“耿介”形容心中不安,“华省”指华丽的官署。直接表达因秋而生的忧愁,以及在官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