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六》(2 / 3)

加入书签

,将战车行进时发出的声响比作雷霆轰鸣。霆、雷在人们的认知中,声音巨大且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车出动时那种声势浩大、威风凛凛且来势汹汹的场景,从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营造出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也暗示了战争的强大破坏力。

2. 原隰凄凄,卉木萎摧

- 解析:“原隰”,“原”指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隰”指低湿的地方,涵盖了大地上不同的地貌。“凄凄”描绘出这些地方呈现出的凄凉景象,传达出一种萧瑟、衰败的氛围。“卉木萎摧”,“卉木”泛指花草树木,“萎”表示枯萎,失去生机,“摧”意为折断、破坏。此句描绘了在战争的影响下,无论是平原还是湿地,大地上的花草树木都变得枯萎凋零、残败不堪。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战争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同时借景抒情,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破坏的哀伤之情。

3. 哀我皇晋,痛心在目

- 解析:“哀”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深深的哀伤情绪,“我皇晋”明确了哀伤的对象是晋朝。诗人目睹国家在战争的蹂躏下满目疮痍,内心充满了痛苦。“痛心在目”强调这种痛苦是亲眼所见,真实可感,并非凭空想象。诗人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痛心直白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他对晋朝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遭受苦难的切肤之痛,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

4. 天地无心,万物同涂

- 解析:“天地无心”,诗人在这里赋予天地以人的情感属性,认为天地似乎没有人类所具有的怜悯之心。在面对人间如此惨烈的战争时,天地却无动于衷,任由战争肆虐。这反映出诗人在面对战争苦难时的一种无奈和悲愤情绪,他觉得天地本该庇护万物,却在此时似乎对人间的悲剧视而不见。“万物同涂”,“涂”可理解为道路、境地,即世间万物在这场战争中都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命运,无论高贵低贱、是何种类,都难以逃脱战争的劫难,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影响的广泛性和残酷性,突出了人类在战争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5. 祸延至尊,戒及祸车

- 解析:“祸延至尊”,“至尊”在封建时代通常指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此句表明战争带来的灾祸已经蔓延到皇帝身上,连处于权力顶端的皇帝都不能幸免于难,可见战争的危害程度之深,局势已经危急到极点。“戒及祸车”含义相对隐晦,可能有多种解释。一种可能是指战争的危险使得皇帝出行的车驾都需要格外戒备,暗示战争威胁到皇帝的安全出行;另一种可能是说灾祸已经危及到与皇帝出行相关的事务,象征着皇室的威严和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从侧面反映出战争对整个国家统治核心的巨大影响。

6. 泛泛庶类,率土咸芜

- 解析:“泛泛庶类”,“泛泛”形容众多、广泛的样子,“庶类”指广大的普通百姓以及世间万物。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普通民众,表明在战争的影响下,广大百姓都受到了波及。“率土咸芜”,“率土”出自“率土之滨”,指整个国家领土范围内,“咸”表示都,“芜”有荒芜、衰败之意。此句描绘出在战争的肆虐下,全国上下一片荒芜的景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百姓生活困苦,土地荒芜,经济崩溃,全面地展现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7. 思乐哲人,众庶是怙

- 解析:“思乐哲人”,“思”表示思念、渴望,“乐”可理解为期待、盼望,“哲人”指贤能智慧的人。在国家陷入如此深重的灾难之时,诗人表达出对贤能之人的强烈渴望。“众庶是怙”,“众庶”指广大百姓,“怙”意为依靠。诗人希望能有这样的贤能之士出现,成为百姓的依靠,带领国家走出战争的阴霾,恢复和平与安宁。此句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期盼,同时也透露出在当前困境下,对缺乏有力领导者来拯救国家和人民的无奈之情,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对未来的期许与忧虑交织的复杂情感。

……

句译:

1. 戎车既驾,如霆如雷:

- 战车已然出征,行进之声如雷霆轰鸣。

2. 原隰凄凄,卉木萎摧: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