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三》(2 / 4)

加入书签

间长河中虽是一瞬,却对诗人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2.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 解析:诗人描绘了清晨时分,冰冷的露水凝结,给人一种凄清之感;傍晚之际,狂风烈烈地呼啸。“凄凄”与“烈烈”这两个叠词,生动地强化了朝露的清冷与夕风的猛烈。通过对朝暮不同时段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这种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悲痛相呼应,从侧面烘托出他因妻子离世而产生的哀伤情绪,同时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环境虽不断变化,但内心的痛苦却始终如影随形。

3.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 解析:“淑俪”明确指的是诗人贤良美好的妻子。“奈何”一词,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深的无奈,面对妻子的逝去,他充满了无力感。“悼”字直接表明了对妻子的悼念之情。“仪容永潜翳”,说明妻子美丽的容貌永远地隐匿消失了,这让诗人无比悲痛。此句直抒胸臆,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哀悼和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4.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 解析:诗人对妻子离世这件事的记忆,清晰得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发生一样。这种对时间的错觉,深刻地反映出妻子的离去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然而,“谁知已卒岁”笔锋一转,诗人惊讶地意识到,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过去一年了。这种时间感受上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深,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淡化他的悲痛,反而使这份思念在心底愈发沉淀,体现出诗人内心痛苦的持久性。

5.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 解析:按照当时的朝廷规定,服丧期满后,诗人必须改变服饰,重新回归到朝政事务之中。这是一种外在的、不得不遵循的社会规范。然而,诗人内心深处对妻子的哀伤却丝毫未减。“哀心寄私制”表明,他只能将这份无法释怀的悲痛,寄托在为妻子私下定制的丧服之上。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现实与情感之间的艰难挣扎,体现出他虽然不得不顺应外界的要求,却始终无法放下内心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哀伤。

6.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 解析:“茵帱”指的是褥垫和帐子,诗人将茵帱布置在过去与妻子共同居住的房间里,营造出一种仿佛妻子仍在的氛围,表达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会来到房间,对着妻子的灵位进行祭祀。这一行为细节,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定期的祭祀,来寄托自己对亡妻的缅怀,同时也反映出妻子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从未改变,即便阴阳相隔,也依然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 解析:诗人感慨,这样的祭祀活动仿佛才刚刚开始,然而转眼间,一个又一个初一、十五就这样匆匆过去。“讵几时”表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惊讶和感慨,在沉浸于对妻子的思念与祭祀的过程中,他似乎感觉时间停滞了,但现实却是时间依旧无情地流逝。这两句诗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易逝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尽管他渴望通过祭祀来延续与妻子的情感联系,但时间的脚步却不会因此而停留。

8.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 解析:这里的“衾裳”指的是为祭祀所准备的衣物等物品。当祭祀结束,这些衾裳一旦被撤去毁掉,就永远不会再被使用了。诗人用这一细节,表达出一种决绝和无奈的情感。一方面,它象征着与过去的一种告别,随着这些祭祀用品的毁坏,与妻子相关的一些具体的纪念形式也随之消逝;另一方面,“千载不复引”强调了这种消逝的永久性,体现出诗人对妻子离去这一不可逆转的事实的深深无奈,以及对往昔生活一去不复返的悲痛。

9.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 解析:“亹亹”形容时光缓缓流逝,“朞月”即一年,这里指从妻子离世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缓缓过去。“戚戚”描绘出诗人忧伤的样子,“弥相愍”表示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发强烈,自己更加怜悯自己的处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并没有从丧妻的悲痛中走出来,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