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陆机《叹逝赋》(4 / 8)

加入书签

内心感受和外在容貌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因亲人和朋友的离世以及自身生命的衰老所带来的痛苦,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强化了情感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悲痛之情。

20. 幽情发而成绪,滞思叩而兴端

- 解析:诗人内心深处幽微的情感被触发,进而发展成连绵的思绪,郁积在心中的思想一经触动便兴起众多感慨。此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表明诗人内心对生命、死亡、亲友等诸多方面的情感深沉且敏感,稍有触动便如泉涌般产生诸多思绪,体现出诗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以及对生命种种现象的深刻思考。

21. 惨此世之无乐,咏在昔而为言

- 解析:诗人深感这世间充满了悲伤,已无欢乐可言,只能通过咏叹往昔的美好来倾诉心中的痛苦。此句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在经历了众多生命的消逝和人生的沧桑后,诗人觉得当下的世界充满悲哀。而回忆往昔则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中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进一步强化了对生命无常和现实悲哀的感慨。

22. 居充堂而衍宇,行连驾而比轩

- 解析:曾经居住的时候,厅堂和屋宇都充满了亲人和朋友;出行时,车辆相连,轩盖彼此比肩。此句描绘了昔日生活的热闹与繁华,展现出家族人丁兴旺、社交活动频繁的场景,与如今亲人和朋友离世后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通过这种今昔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悲痛和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23. 弥年时其讵几,夫何往而不残

- 解析:然而没过多少年,如今所到之处,一切为何都如此残缺破败呢?“弥年时”表示经过的时间,“讵几”强调时间之短。此句通过今昔对比,突出时光流逝之快,曾经的繁华转瞬即逝,如今只剩下残缺和衰败,进一步表达出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悲哀,强化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变化的无奈与叹息。

24. 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 解析:诗人感慨身边的人,有的已经离世,与自己阴阳相隔,有的虽然还在世,但生命也已走过大半。此句具体描述了身边人不同的生命状态,“冥邈而既尽”指生命终结,“寥廓而仅半”指生命已过一半,两种状态都体现出生命的消逝与短暂,进一步强化了生命无常的主题,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在身边人的生命历程中清晰地呈现。

25. 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

- 解析:“信”意为确实。确实就像松树茂盛时柏树也会感到喜悦,可叹灵芝被焚烧时蕙草也会发出悲叹。此句以松柏同荣、芝蕙共损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感联系,象征着亲人和朋友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表达出对亲人和朋友离世的悲痛,因为他们的离去,就如同芝蕙被焚般令人哀伤,体现出诗人对亲人和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他们生命消逝的痛心。

26. 苟性命之弗殊,岂同波而异澜

- 解析:诗人发出疑问,如果生命的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为什么同样在世间生存,人们的命运却如同同一条河流中不同的波澜,千差万别呢?此句通过对生命本质与命运差异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困惑,尽管生命本质相同,但命运却各不相同,有人早逝,有人尚存,这种差异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奥秘的深入思索,使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对生命消逝的悲痛上,更上升到对生命哲学层面的探讨。

27. 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

- 解析:诗人瞻望前人走过的道路,看到他们的车轨已经翻覆,由此意识到人生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这里以“前轨之既覆”比喻前人生命的终结,暗示人生充满了各种未知和危险,生命脆弱易逝。诗人从对前人生命消逝的观察中,感悟到人生之路的艰难,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生命旅程的担忧。

28. 启四体而深悼,惧兹形之将然

- 解析:诗人伸展四肢,深深哀悼逝去的亲人和朋友,同时恐惧自己的身体也将如同他们一样走向衰老和死亡。此句从对他人离世的哀悼,自然地过渡到对自身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