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后生可畏:时光长河里的成长与回响(3 / 7)
生活,自己却积劳成疾。虽然张桂梅校长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在她创办学校的初期,她也是一位 “无闻” 的奉献者,她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改变了许多女孩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医疗领域,许多医护人员也是 “无闻” 的英雄。他们每天奋战在救死扶伤的一线,面对的是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前线,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不会被媒体广泛报道,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但他们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守护着每一个患者的生命。这些 “无闻” 的医护人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无闻” 并非意味着平庸,它只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不同体现方式。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有名气,而在于是否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贡献,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在回首往事时,能够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没有虚度光阴。孔子说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或许更多的是提醒人们,在人生的关键阶段,要明确自己的方向,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鼓励人们一味地追求名气。无论是 “有名” 还是 “无闻”,只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三、成长节奏:人生没有固定的时间表
孔子提到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这里的年龄界限并非绝对,它更多的是在提醒人们,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有固定的时间表,每个人的成长节奏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在年轻时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的人则可能在中年甚至晚年才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历史上,有许多人在中年以后才开始崭露头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姜子牙,他在年轻时曾做过屠夫、卖过酒,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七十多岁时,才遇到周文王,被任命为太师,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成功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否能在等待中不断积累自己的能力,一旦遇到机会,便能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又如唐代的诗人高适,他在四十岁以前,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考中。他曾在边疆从军,经历了艰苦的军旅生活,也见识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直到五十岁左右,高适才得到朝廷的重用,担任官职,同时他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成熟期,写出了《燕歌行》等着名的诗篇,成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高适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中年时期没有取得显着的成就,也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坚持自己的追求,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 “华为之父” 任正非,他在创立华为之前,曾经历过多次失败。他在年轻时曾参军,退伍后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后来因为工作失误被公司开除。在四十多岁时,任正非失去了工作,还背负着债务,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自己对通信行业的了解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创立了华为公司。在创立华为的初期,公司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市场竞争激烈等,但任正非始终没有放弃,他带领着华为的员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最终将华为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通信企业。任正非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从来不是限制人生发展的因素,即使在中年时期遇到挫折,只要有勇气重新开始,有毅力坚持下去,依然能够创造出辉煌的人生。
在艺术领域,也有许多人在中年以后才取得成就。比如画家齐白石,他在年轻时曾做过木匠,后来因为对绘画的热爱,开始学习绘画。在他四十岁以前,他的绘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也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直到四十岁以后,齐白石开始游历各地,见识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他的绘画风格也逐渐成熟。他擅长画花鸟、虫鱼、山水,作品生动形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