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从政三质:果、达、艺的千年回响(6 / 10)

加入书签

“本纪”,肯定其治理才能。

唐代的武则天是 “果” 的代表。她为巩固统治,打击门阀士族,重用寒门子弟,创立殿试和武举(艺);面对反对者,她 “酷吏政治” 与 “纳谏任贤” 并用,既镇压叛乱,又听狄仁杰谏言(达)。她在位期间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展现了女性从政者的三质合一。

宋代的刘娥(章献明肃皇后)以 “达” 着称。她垂帘听政时,有大臣请立刘氏七庙(类似皇帝家庙),她拒绝:“吾不作此负祖宗事。”(果);又主持编修《册府元龟》,发展科举(艺);同时与范仲淹等士大夫合作,推行 “天圣新政”(达)。史书称她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现代的撒切尔夫人被称为 “铁娘子”,在马岛战争中果断出兵(果);推行 “撒切尔主义” 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艺);与里根合作对抗苏联又保持外交灵活性(达)。她的执政风格证明,女性从政者的三质丝毫不逊于男性。

十四、三质的哲学基础: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哲学的共鸣

“果、达、艺” 的背后,是儒家 “内圣外王” 的哲学体系,这与现代管理哲学中的 “价值观驱动”“系统思维” 等理念高度契合。

“果” 源于 “义”:孔子说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义” 是正当性的判断,“果” 是践行义的勇气。现代企业的 “使命驱动” 与此相通,如谷歌的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这种使命感让其在面对反垄断调查时,仍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果)。

“达” 基于 “和”:儒家追求 “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达” 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求和谐。现代组织行为学中的 “多元化管理”,如微软的 “包容性文化”,接纳不同种族、性别、性取向的员工,正是 “和而不同” 的实践,这种包容性带来了更强的创新力(达)。

“艺” 本于 “礼”:“礼” 是规范与秩序,“艺” 是礼的具体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的 “制度建设”,如华为的《华为基本法》,明确员工行为准则和企业发展方向,让才华有章可循(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 “轴心时代” 理论,认为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中国、印度、希腊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塑造了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孔子的 “果、达、艺” 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 “实践智慧”(phronesis)——“在具体情境中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有着跨越时空的共鸣,证明优秀的治理思想具有普遍性。

十五、三质在危机应对中的特殊价值

危机时刻最能考验从政者的品质,“果、达、艺” 的协同作用往往能决定危机处理的成败。

2003 年非典疫情中,中国政府展现了三质的结合。初期信息不够透明,后来果断公布疫情(果);全国建立 “非典定点医院”,调配医护人员支援北京(艺);世卫组织合作开展研究,向公众普及防护知识(达)。这种应对为后来的疫情防控积累了经验。

2020 年全球新冠疫情,各国应对差异体现三质水平。中国的 “动态清零” 政策,初期果断封城(果);用 “健康码” 追踪行程,方舱医院应收尽收(艺);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分享防控经验(达)。这种 “果断决策 + 科学防控 + 国际合作” 的模式,展现了三质在全球危机中的价值。

企业危机中同样需要三质。2009 年丰田 “刹车门” 事件,丰田章男第一时间道歉(果);召回问题车辆,改进刹车系统(艺);与车主、经销商、媒体沟通,重建信任(达)。这种应对让丰田渡过难关,证明三质对企业危机管理同样重要。

十六、三质的地域差异:不同文化中的治理智慧

“果、达、艺” 的表现形式因文化而异,却有共同的治理目标。

西方文化中的 “果”:更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美国的巴顿将军在诺曼底登陆中,不顾上级指令,率军快速推进,切断德军退路,这种 “勇猛果敢” 与子路相似,但更突出个人权威。

东亚文化中的 “达”:注重集体和谐。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