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墨香千载:探寻墨子思想的深邃世界(4 / 7)

加入书签

、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墨子指出,统治者为了追求音乐享受,不惜搜刮百姓的钱财,制造各种乐器,这无疑是对百姓的剥削。

同时,墨子还认为,音乐等艺术活动并不能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如饥饿、寒冷、战争等。在他看来,当百姓还在为基本的温饱问题而挣扎时,统治者却沉迷于音乐等享乐活动,这是极不道德的行为。墨子主张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生等,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 “非乐” 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的发展有所抑制,但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同时,不能忽视物质生活的基础,要合理分配资源,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

节葬:对厚葬之风的纠正

“节葬” 体现了墨子对当时社会流行的厚葬之风的坚决反对。在春秋战国时期,厚葬之风盛行,贵族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富来举办葬礼。他们不仅要修建豪华的陵墓,还要陪葬大量的财物,甚至出现了活人殉葬的现象。这种厚葬之风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还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影响了社会的生产和发展。

墨子认为,葬礼的目的应该是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而不是炫耀财富和地位。他主张实行薄葬,简化葬礼的仪式和规模,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他在《墨子?节葬下》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节葬主张:“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认为,只要能够达到安葬逝者的目的即可,不必追求奢华。同时,他还强调,葬礼应该遵循节俭的原则,不能给生者带来过多的负担。“节葬” 思想的提出,对于纠正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节约社会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了墨子对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为我们树立了一种节俭、务实的生活态度。

节用:对资源的珍视与合理利用

“节用” 是墨子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了对资源的珍视和合理利用。墨子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注重节约,避免浪费。他在《墨子?节用中》中说:“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意思是说,只要能够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了,那些增加费用却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事情,圣王是不会去做的。

墨子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做到节俭。例如,在饮食方面,要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即只要能够吃饱、保持身体健康就可以了,不必追求美味佳肴;在穿衣方面,要 “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即只要能够保暖、防暑就可以了,不必追求华丽的服饰;在居住方面,要 “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即只要能够遮风挡雨、保持清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了,不必追求豪华的住宅。

“节用” 思想不仅在当时对于缓解社会资源紧张、减轻百姓负担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面对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它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资源,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七)交相利 —— 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交相利” 是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在墨子看来,利益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增长的。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利益,通过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墨子认为,无论是个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都应该遵循 “交相利” 的原则。他在《墨子?兼爱中》中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当我们关爱他人、为他人谋利益时,他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我们;反之,当我们伤害他人时,也会遭到他人的报复。因此,只有通过 “交相利”,才能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

在个人层面,“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