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她的加冕礼(4 / 12)
忍不住露出无奈的笑容。
长长吐息后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绪全部清空。
她微微闭眼屏息凝神,在脑海中构建乐章。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全然的专注与沉静。
她对着指挥颔首示意后,才将指尖搭在键盘上。
随着霍斯先生的手臂扬起,落下,磅礴地宣告——
皇帝降临。
*
乐团奏响了一个强有力的C大调和弦,紧接着,钢琴立刻以一连串分解和弦的华彩乐段作为回应,每一个音符都如珍珠般滚落,颗粒清晰,从容而威严。
这首《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09年。
彼时拿破仑的炮火正轰击着维也纳,贝多芬的耳疾也几乎剥夺了他全部听力。
这部协奏曲诞生于作曲家个人与时代的双重苦难之中,却毫无阴霾,全曲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壮阔、雄浑与胜利的豪情。
它不是对帝王的赞颂,而是对人类精神力量、对超越苦难的“英雄”的礼赞。
李艺率的手指在琴键上奔跑跳跃,演奏着艰难无比的快速音群和辉煌的经过句,每一个音符都均匀而明亮,力量从肩背贯通至指尖,爆发出雷霆万钧的声势!
与许多俄派钢琴家温暖浓郁的“天鹅绒般”的音色不同,她的音色更偏向于清冷晶莹、如珍珠般圆润。
这种音色源自于李艺率独特的触键方式。
在重新拾起钢琴以后,她意识到自己敏感疼痛的手指是无法支撑起过度深沉的触键的,因此这几年的独立训练中,她凭借直觉本能摸索出更轻盈精准的触键方式——
不再是“击打”琴键,而是利用“按压”、“抚摸”甚至“融化”进琴键里的方式,让指尖与琴键保持一种敏锐且持续的接触与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钢琴击弦机的灵敏度,产生出丰富细腻的泛音。
同时,通过肩背发力,完全放松的手臂和手腕。全程使用手指贴键的演奏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抬起动作,减轻肌肉和指关节的负担。
这也是支撑着她的身体能在高强度的演奏中保持稳定的关键。
乐章还在推进,琴声与乐团的对话逐渐紧凑而激烈。
低音区浑厚,高音区清亮,中声部的旋律线条温暖,音色层次极其丰富,仿佛是与无形命运的一次次对话、质疑和抗争。
评委席上,有几位资深评委微微前倾了身体。
这首钢协自诞生以来就有无数名家演绎,他们同样也听过无数版本的《皇帝》。
但像这样同时兼具剔透清冽与璀璨辉煌的矛盾音色,却在她的演绎下近乎奇迹地统一在一起。
相比当今许多名家中那种充满人性挣扎与温暖光辉的《皇帝》,李艺率对强奏演绎反倒带着些冷色调的辉煌,像钻石一样闪烁着锐利,而弱奏则像远方清晰而冰冷的星光,遥遥透着一种“不在人间”的美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