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柏林记忆(2 / 5)

加入书签

;而她有关未来的故事结尾以一种近乎戏剧化的演绎,被写在了柏林凛冽的冬风下,被刻在了她这具犹如移动囚牢的残破躯壳中,被钉在那句“能活下来就已是万幸”的悼词里。

    像是早已被埋下的恶毒伏笔,她支离破碎的尊严在那个冬日的教堂里砸下命运收束的凌乱错音——

    *

    “弹错了。”

    李艺率睁开眼睛,眼前是穿着校服,坐在琴凳上眯着不大的眼睛皱着眉凑近去辨认乐谱音符的,刚开始弹奏车尔尼练习曲的十六岁“高龄”琴童。

    权至龙:“……你闭着眼睛我都以为你睡着了。”

    李艺率:“是无聊到差点要睡着了。”

    是的,自从那台钢琴正式落户活动室,权至龙在每天下午放课后也多了一项任务——被李艺率监督着学习一个半小时的钢琴。

    虽说这会影响到他课后的练习时间,但考虑到现阶段他在公司的主要练习任务就是坐在前辈们的练习室看前辈们练习,顺便充当跑腿打杂小弟,相比较而言,学琴反倒是一项不错的技能提升。

    于是和梁锡硕报备过后,权至龙就开始了痛苦且枯燥的练琴时光。

    这和他想象得完全不一样!

    众所周知,所有学习钢琴的琴童在最开始学琴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如同规则怪谈般重复的过程:汤拜车哈莫,即汤普森、拜厄、车尔尼、哈农和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这个阶段重复枯燥的练习能浇灭大部分孩子的三分钟热度,也是琴童们遭受混合双打的事故频发时段。

    权至龙在很小的时候见到过无数家长拉着哭闹的孩子去上钢琴培训班,当时他还很不理解,毕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钢琴在他看来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直到自己也开始经历这个阶段,他才深刻地明白,有些事情没落在自己身上,恐怕是永远不知道有多疼的。

    毕竟再一次众所周知,弹得好未必教得好。

    对于李艺率的真实水平,权至龙未必了解,但她糟糕的教授方式却让他深有体会——

    哪有人会在只问过一句“看不看得懂线谱”以后就直接扔出一本练习曲,连基本的示范都省略,直接让人开始练的啊?!

    手型呢?指法呢?不是说要想象握住一个鸡蛋一样,手掌关节要像小恐龙脊背一样高高隆起的吗?你倒是教一下啊!

    对于权至龙的抗议李艺率则表示很诧异:“要学那个干嘛?那些都是初学者才会被老师这样要求的啊。”

    权至龙:“……可我就是个初学者啊!”

    于是李艺率歪头陷入沉思,说实话,在她四岁刚开始跟着老头学琴的时候也没学过这些基本功,被带着认识音符后拿到谱子就直接开始弹了。但为了维持老师的威严,李艺率清咳一声板着脸解释,“那是因为大多初学者都是小孩子,学不会发力方式,所以老师才会对手型和指法有特殊要求,就是害怕对小孩子的发育造成负担,才都统一按照一套固定的模板去学习。”

    “像你的年龄已经算成年人了,协调性和控制力都比小孩子强很多,只需要了解发力技巧,知道手指触键的方式和节奏,很简单就能学会了。”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