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熙河人的教育展之心(3 / 4)

加入书签

包氏,那可是熙河豪族!

其横跨数州之地,丁口十余万,有棉庄数十,牧场千里!

这样一个地方实力派,能主动登门、认亲。

对于文彦博来说,意义重大!

于是便召来了文及甫,命其去包府与包诚相见。

并叮嘱他要以礼相待,不要怠慢了。

文及甫领了父亲的命令,当即出门,直奔汴京学府内的包宅。

到了地方,文及甫才知道,包顺去年回京在汴京学府内所购的独栋宅邸,才刚刚交付,未及修缮,也未来得及置办家具、雇佣下仆。

故此,包诚并未搬进去住。

而是住在了熙河路在汴京城所设的熙河邸店中。

文及甫于是调转马头,朝着朝集院所在的朱雀门而去。

那里是诸路邸店集中的地方。

到了地方,文彦博很容易就找到了,包诚所住的邸店——邸店外,都有着酒旗,而酒旗上一般都写着招牌名。

若是私人的,自是某家、某人邸店。

而官方经营的,则是有着路、州的名字。

而在熙河邸店的旁边,一处邸店挂起的酒旗,叫文及甫见了,眉头微皱,下意识的低下头去,一脸的嫌弃:“这腌臜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概因那酒旗上,飘着三个字:象姑馆!

而这象姑馆,是汴京城最有名的会馆。

怎么个有名法呢?

和小甜水巷一般有名!

只看,这象姑馆的大门口,挂满的红栀灯就知道了。

这地方啊,乃是小甜水巷里的半掩门一般的销魂处。

不过,小甜水里住的是娇滴滴的小娘子。

而象姑馆在绝大多数时候,里面住的都是娇滴滴的美男子。

梁简文帝有诗云:怀情非后钓,密爱似前车。

定使燕姬妒,弥令郑女嗟。

这自古以来,有好女色者,自也有好男色者,更有男女双杀之人。

汴京更是天下财富汇聚之地,奢靡富庶之人,不知凡几。

自然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需求,自然就有人提供解决之道。

象姑馆,就是专门的美男子集中地,专为达官贵人、富婆寡妇解决需求而生。

于是,与小甜水巷一般。

这象姑馆的名声很不好。

京中的文人士大夫,至少在表面上都是对其喊打喊杀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象姑馆就如同小甜水巷里的那些半掩门一般,都是开在了京中偏僻之地,不大可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朱雀门这样人流密集的地方。

“哦……”

文及甫在稍稍失神后,似乎想起了什么:“今年是科举年啊……”

“难怪……难怪了……”

象姑馆在非科举年,做的是皮肉生意。

但到了科举年,做的就是掮客生意了。

那些有意把自己的婚事卖个好价钱的各地士子,都会寻到象姑馆,然后在象姑馆的介绍下,与那些有意招婿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代表会商、拉扯,定下嫁妆数额。

到了科举放榜日,若其中了进士。

双方就能按照约定好的嫁妆,完成交易。

如此一来,双方都能避免尴尬。

所以,到了科举年,象姑馆就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

毕竟,没有人想和庆历八年的张尧佐一般,被人拿去当了筏子,做了成名的踏脚石——人家回头就踩着张尧佐的身体,娶了富弼家的千金!

那事情,迄今都是汴京城里勋贵人家口中的教训。

所以呢,大宋科举放榜后的榜下捉婿,其实只是故事而已。

真实的榜下捉婿,现在都是演戏给人看的。

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捉婿的人和被捉的人,都已提前在象姑馆里达成了交易。

所谓捉与被捉,都是虚应故事罢了。

想着这些,文及甫就到了熙河邸店之中。

和大宋多数官方邸店一般,熙河邸店,也是由熙河路进奏院经营。

所谓进奏院,乃是晚唐五代的产物,在晚唐五代时,权势极大,一些强势藩镇的进奏官,敢和中央掰手腕、讨价还价,甚至不惮用物理说服人——武元衡与李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