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蔡京 章惇吾可取而代之(3 / 5)

加入书签

么叫官家惊艳,并有着深刻印象的政绩,恐怕就得从这里出。

这样想着,蔡京就问道:“望之,吾闻章相公子厚在桂时,曾募疍民为澄海军,以督交趾贡米转运诸事”

“确有此事!”

吕嘉问点头。

“据说,有部分疍民,能操船出海,运米至崖州、雷州等地”

“嗯!”

“那他们是否可以将贡米,运抵广南东路的广州、潮州等地”

“这……”

吕嘉问沉吟片刻后,道:“却得去询问澄海军的横海指挥使了!”

“横海指挥使”

“就是怀远大将军、沿边溪侗宣抚使、廉州刺史岑自亭!”

“章相公因其熟悉疍民之事,于是表奏官家,以其暂署理澄海军横海指挥使,总督粮转运雷州、崖州等事!”

蔡京听着,思虑片刻,就想起来了此人是谁

昔日的狄青麾下大将,被追封为粤国公的岑仲淑之子。

说起来,这也是个有大背景的。

因为,狄青之子狄咏,如今是三衙管军,且以管军的身份,兼着御龙第一将指挥使的差遣。

而狄咏的女儿,临真县君如今是当朝太后的养女,官家身边的贴己人。

未来皇后的人选之一!

所以啊,这岑自亭,到了狄家是可以自称‘门生故吏’的。

只要他不傻,应该早就已经攀上这一层关系了——去年,率军南征的,可就是狄咏。

彼时,岑自亭奉诏率军,用命于狄咏账下。

他有一万个办法和理由,借机与昔日的父辈主帅之子,重续香火情。

这样想着,蔡京就对吕嘉问道:“未知岑刺史如今何在”

“却是在廉州的澄海军帅府……”

“元长若是想见,可命人传其来邕州!”

蔡京想了想,道:“岑刺史,身负转运贡米重任,又是有功的国家功臣!”

“我当亲至廉州,向其请益侗溪、疍民及交州诸事!”

狄家,是未来的皇亲国戚,临真县君将来保底都是皇贵妃的身份。

若能诞下健康皇子,未来更将贵不可言。

而他蔡京是文臣,是不可以和狄家走近的。

但在大宋为臣,却又不得不攀附宫中的贵人,好叫贵人们在关键时刻吹一吹枕边风——太师文彦博当年攀附温成张皇后,靠着枕边风拜相的故事,可是人尽皆知的。

而介甫相公,当年在朝,就是因为在宫中没有奥援,处境才极为艰难的!

有着这一正一反两个案例,蔡京自然早就想要攀附一家未来的皇亲国戚,天子枕边人。

而岑自亭的出现,对蔡京来说,简直就是上天为他准备的梯子。

于是,接下来的晚宴,蔡京就一直在想着如何与岑自亭相见。

直到深夜时分,他被元随们搀扶着回到这经略使官署后宅的卧室的时候,他也依旧在琢磨着这个事情,一直琢磨到天色将明,他才沉沉睡去。

……

两日后,邕州南面的官道上。

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在缓缓行进着。

蔡京骑着马,在元随们的护卫下,凝视着这条据说在去年的战争中开始扩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工的道路。

这条官道,以蔡京的眼光来看,已经和内郡的江南西路的官道非常接近了。

在这岭南之地,出现了一条类似内郡官道标准的道路。

这让蔡京很是惊讶。

“章子厚,果然是有几分才干!”

他在心中暗想着:“难怪官家对其那般优容!”

“吾当以其为楷模!”

在蔡京的视角,章惇能那般受宠,主要原因就是他政绩硬!

毕竟,谁都知道,当朝官家在即位前,连章惇都没见过。

即使即位后,见面次数也是寥寥无几。

同时,一开始,官家对章惇也不够重视。

章惇的待遇和圣眷,真正开始起飞,是其南征交趾大获全胜后。

所以啊,在蔡京看来,章惇完全是可以战胜的。

只要在政绩上过章惇就行了!

而,蔡京对此有着十足的信心!

因为,他是天子近臣,圣眷本来就很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