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文彦博 当今天子谋定而后动(3 / 5)
向前线转运粮械、钱帛。
于是,陕西各路,从开战后,没有丢过任何一个大型寨堡。
熙河那边,虽然面对吐蕃背刺和西贼倾国来攻,却奇迹般的顶住了,不止顶住了甚至有余力前出支援廓州的溪巴温以及邈川的温溪心。
随着战事渐渐进入相持,两宫也才安下心来。
但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如今,随着鄜延路的捷报,她们终于完全放心了。
刘昌祚的鄜延路得到解放后,环庆路方面也会被解放。
而这两路宋军腾出手来后,西贼的攻势也就到了尾声了。
不出意料的话,西贼很快就要退兵求和了。
向太后接过太皇太后递来的边报,看完之后也是无比开心。
“这都是娘娘指挥的好!”
向太后恭维起来。
赵煦也适时的说道:“母后所言甚是。”
“太母用兵如神,运筹帷幄之间,贼众烟消云散,不愧是高武烈公之孙!”
太皇太后被向太后、赵煦母子吹捧得都有些飘飘然了,脸色更是变得无比红润,连连道:“老身只枯坐汴京而已。”
“都是都堂相公们辅佐得力,还有前线的将帅用命之功!”
可傻子都能看出来,她本人的得意与自傲。
赵煦起身下拜,捏着鼻子恭贺道:“孙臣闻,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而我太母四月臣交趾,今再破西贼。”
“以武功而论,章献明肃也远不如矣!”
“以孙臣所见,便是历代以来,也无几人能与太母比肩!”
“孙臣何幸,能有太母、母后保佑拥护!”
“孙臣以为,当令宰臣,上尊号以张太母、母后垂帘之功!”
被赵煦这么一恭维太皇太后如饮仙酿,连自己是谁,身在何方,都已几乎忘了。
尽管,她其实自己心里面明白。
无论是今年正月,命章惇南征交趾,还是如今的宋夏战争。
她其实都没有做过什么有效的决策。
章惇南征,是孙子劝说、游说的结果,过程中的决策、安排,也都是这个孙子和都堂宰执们商议下来的。
她和向太后,只是点头同意、认可了而已。
如今也是一样。
可是……
谁会在乎呢?
事实就是,章惇南征,交趾臣服,是她和向太后垂帘时的事情。
如今,这宋夏战争,也是在垂帘期间生的事情。
将来史书上,自然会为她涂脂抹粉。
何况,官家不是认了吗?
于是,太皇太后道:“官家之赞,老身惭愧啊!”
“老身只愿将来到了永厚陵,面见英庙神灵时,能无愧于英庙托付便足矣!”
虽然她心中,依然对诸司之事,可能产生的动荡与风波有所疑虑。
但在这一刻,这位太皇太后已遗忘了这点小小的担忧,整个人都已沉浸在自身武功的迷醉中。
赵煦在旁,近距离观察着这位太皇太后的神色,也看着向太后脸上忍不住洋溢的开心之色。
“果然……”
赵煦在心中想着:“这位太母与向太后,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
真是和平圣母,她们也不可能稳坐后位。
皇城之中,就没有圣母的生存土壤。
“她们反战,她们主张和平,仅仅是因为没有信心罢了!”
简而意之,就是反战败!
……
太皇太后在福宁殿,陪着赵煦和向太后用了晚膳,才带着人,回转庆寿宫。
送走太皇太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赵煦看向向太后,道:“母后,今夜儿臣去保慈宫陪母后说说话吧!”
“儿臣也有好几天,没有到保慈宫就寝了。”
向太后一听,顿时高兴起来:“好!”
“六哥就随吾到保慈宫去吧。”
于是,母子两人,在御龙直的簇拥下,从福宁殿西合而出,经福宁殿的右昭庆门前往保慈宫。
母子两人提着灯笼,走在深秋夜晚的宫闱中。
“六哥……”
向太后忽然蹲下身子,看向赵煦:“诸司之事,六哥是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