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器以藏礼礼以出信(2 / 4)

加入书签

然他们的态度也不会这么暧昧!

“汝可真是好运气啊……”

韩绛悠悠叹息着,一双老手抚摸着那已经皱巴巴的小报上。

“先帝受不了汝!”

“小官家,却似乎能够接受了……”

王安石和他的新学、新党的主张,从熙宁八年后,就已经不再掩饰了。

天下需要一位圣王来领导!

所有人都团结在圣王的领导下,紧密合作,各司其职。

那假如没有圣王呢?

那皇帝就该垂拱而治,将天下大政委托给圣人来治理。

于是,王安石二次拜相后,不过两年就再次罢相!

先帝已经无法接受,王安石事事以老师的态度,用师傅的口吻,来教导他、指导他、规劝他了。

王安石也接受不了,昔年以弟子、学生的态度,向他求教,请他辅佐的官家,不再愿意听他的,开始急躁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年内就毕其功于一役。

这对师徒终于是分道扬镳。

本质上,这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

是皇帝应该乾坤独断,还是与大臣们商议、合作,甚至是将天下事托付给大臣的冲突。

这就是元丰政治,变成了先帝一言堂的原因。

也是王珪、蔡确能拜相的缘故!

一个三旨相公,一个阿谀奉承,以上意为行事准则,没有自己立场。

放下小报,韩绛慢慢闭上眼睛。

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他的幕僚张之若的声音:“恩相,官家遣使来了都堂,请恩相与在都堂的诸位相公前去都堂正厅相见。”

韩绛立刻起身,来到了都堂的正厅。

在这里他就看到了官家身边的邸候冯景,带着十来个内臣,抬着一个个箱子,站在大厅上。

“冯邸候……”

韩绛上前见礼后,问道:“这是?”

冯景笑起来,道:“熙河路前时入贡棉铃十余万斤,官家命专一制造军器局,择其善者,打造了棉被数百床……”

“除用于敬献两宫慈圣及宫中太妃、贵妃,赐给皇子、公主及宗室外……”

“官家还念及诸位相公,操劳国事辛苦,特地命我来赠,以为相公们冬日御寒……”

于是,随行的内臣们打开箱子。

里面装着的是以丝绸为被套,绣着精美图案的被子。

韩绛见着连忙率着在都堂值班的李常与安焘下拜谢恩。

送走冯景,韩绛与李常、安焘才看向了那些留下来的箱子。

每个箱子上,都有着文字。

所以他们很轻易的就能找到赐给自己的那一份。

韩绛作为左相,得赐四床,每床棉被的被套上,绣以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与鸟兽图案。

而李常、安焘,则各得两床。

但,他们所得的棉被,却有着细微的不同。

李常的棉被上的图案,绣着长江蜿蜒之景。

而安焘棉被上的图案,则有着黄河奔腾之像。

韩绛见着,若有所思。

……

文彦博也收到了宫中所赐的棉被。

作为平章军国重事,他收到了五床棉被。

五,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而且比宰相多一床。

可文彦博却高兴不起来。

送走使者后,他就郁郁寡欢的坐在庭院中。

文及甫见了,难免好奇,于是问道:“大人因何不快?”

“但愿是老夫想多了!”

文彦博悠悠说道。

“儿不懂大人之意……”

文及甫顿再拜。

“王介甫言:五为天地相合之数!”

文彦博轻声道:“故先王制法,莫不如此!”

“所以有五经,有五等爵,有五礼,有五刑,有五服!”

“先帝因之,设国家朝聘之礼,藩国以五年朝天子……”

文及甫听着,人都傻了。

还能这么理解?

兴许官家没有这个意思呢?!

文彦博看着这个蠢儿子,叹息一声。

天子赐元老之礼,是能随便的吗?

都是有隐喻的啊!

所谓器以藏礼,礼以出信!

当朝那位,只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