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北狼烟3(3 / 4)

加入书签

官、常平官。

在这个过程里,他不是没有入京为官过。

但一头撞到的是王安石变法,然后就因为反对变法,而再次出知。

所以,李常做过官的地方,是如今都堂上的宰执里最多的——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大半个大宋天下。

京东路、荆湖北路、江南西路、淮南路、两浙路……

穷的富的,他都去过,远的近的也都呆过。

于是,李常就打算干一件事情。

那就是,将大宋地方州郡的常平仓里,那些长期存在里面吃灰的绢布以及陈米给弄出来。

他估计,天下州郡常平仓里,现在起码躺着价值五千万贯的绢布、粮食、铜钱。

这些东西,纯粹就是存着。

但除了钱外,绢布会腐朽,粮食会腐烂、霉、被虫子吃。

若是可以想个办法,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

五千万贯的资产,重新进入市场流动。

不仅仅可以平抑物价,也能大力促进生产。

尤其是常平仓的钱,若进入流通,可以大大缓解天下钱荒。

为此李常想了个办法——抄王安石作业。

去掉市易法里面,那些追求盈利的绩效考核。

允许地方官,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甚至允许地方承受一定的亏损。

李常思路一打开,就越想越对。

于是,在请教了章衡等人后,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封奏疏。

不过,在上书前,他将草稿送给了自己的恩师吕公着。

然后,吕公着就派人来,叫停了他的行为。

原因是,吕公着觉得,他的想法和市易法一样,太天真了!

市易法最开始,其实也不追求盈利。

但因为没有指标,所以地方官压根不想推动。

王安石被逼急了,没办法,只能定下绩效。

然后,市易法就变成了一个巧取豪夺的敛财工具。

现在,他李常想的这个法子,也是一样。

允许地方官亏损?

亏损多少是合理?有界限吗?

假若没有,信不信他们能全部亏光?

若是有,这个事情不就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市易法了吗?

而且,朝廷怎么确定,常平仓里的粮食和绢布,价值几何?

一匹上好的绢布,地方官指鹿为马,非说它是破布,不值钱怎么办?

此外,吕公着还暗示李常——动常平仓,是会死人的!

所以啊……

吕公着让他再想想,再考虑考虑。

作为好学生,李常对自己的恩师,当然非常尊重。

何况,吕公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于是,这些日子,李常一直在修改、完善他的想法。

“恩相请上座。”

李常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将吕公着请到令厅后的客房上。

“恩相此来,可是对下官前时所议,有新的指教?”

李常毕恭毕敬的奉上茶水后,就拱手问道。

吕公着端起茶盏,尝了一口,然后才道:“公择且先坐下来说话。”

李常恭恭敬敬的坐到他的身边。

就像当年求学的时候一样,看着自己的老师。

“老夫此来,是来向公择致歉。”

吕公着看着李常,拱手道。

李常顿时吃了一惊,连忙起身,不敢受吕公着的礼:“恩相何出此言?”

吕公着叹了口气,道:“却是因为国事,可能要让公择委屈一番。”

李常不懂了。

不是说好,来谈我的那个方略吗?

怎么就变成我委屈了?

吕公着也不瞒着他,直接道:“老夫打算,上书天子,借公择之策,解一时之急!”

“还请恩相明言!”

“老夫打算,奏请官家,分遣御史、朝臣,前往大名府、河南府、京东路、京西路……”

“命御史、朝臣及本路常平官,开常平仓,将常平仓中之绢布、陈米,就地卖,换来钱帛,以解国用之急!”

“所以,老夫说,要让公择委屈了。”

李常听着,自然明白吕公着是个什么意思?

这是将他苦心积虑想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