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惇是下一个王安石(3 / 4)
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寄语姑苏孙刺史,也需重抖旧精神!
孙冕写完这诗,辞官而去,退隐山林。
这是他担心的事情。
两家人的子弟里,他吕公着年纪最小,也最受到哥哥们的关照。
变成天下商贾纷至沓来,无数财富汇聚的热土。
好像并没有急着捞钱,反而干了不少实事。
章惇的形象,会变成一个什么形象?
治世之能臣!
再算上他南征大胜的战绩。
他的抱负和理想,还没有施展呢!
“甘蔗?!”
韩绛惊了,他自然知道甘蔗——皇佑三年,他出任江南安抚使,南下赈灾,回朝的时候,路过扬州,知道扬州市面上有卖甘蔗的。
韩绛当时就感觉到不对,及时插手,虽然最终没能完全阻止外戚们的裙带进入三门白波运司,但至少控制住了这个衙门,没有让这个事关国家社稷的重要漕运官衙,被外戚们占领。
旧年,韩家三昆仲,与他吕家三兄弟,都是在这榆林巷的祖宅相识相知的。
韩绛嗯了一声,对此不再做点评。
然而,如今一切物是人非。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大家都看出来,李清臣在跃跃欲试,所以轻轻推了一把而已。
王安石,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王安石自己还自带流量。
他笑眯眯的拿起酒杯:“孙伯纯(孙冕)诗云:人生七十鬼为邻,已觉风光属他人,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
当时,韩绛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这些外戚的行为,就变得很合理了——大宋的外戚,就这个样子。
自然对甘蔗很熟悉。
“啊!”
吕公着震惊的说道:“公何出此言?”
这种事情,点到为止,听得进去,听不进去,都和他无关。
这完全不对啊!
韩绛眯起眼睛来,思虑片刻后,他轻声问道:“如此一来,赵公才怎么办?”
“不瞒韩公……”
吕公着神色复杂的说道:“我家那个家贼吕嘉问……前些时日写信给吕希纯,与其言:交州八州,已种甘蔗数十万亩,年底便能有第一批蔗糖,通过水路运抵江南、京城了……”
“老夫今年七十有四,是该致仕,退位让贤了。”
吕公着心中如何不起念想?
如何不想将来也混一个太师、司空的头衔,然后被拜为‘平章军国重事’,享受一把宰执起肩舆,御前减一拜的待遇?
赵卨在熙河那边干的好好的。
韩绛摇着头,笑道:“老了!
老了……”
章惇是王安石现、提拔起来的心腹。
吕公着却是叹息一声,悠悠的说道:“韩公可知,近来,京师之中,高、向、曹、刘、杨、王等家的旁支族人,纷纷南下……”
他听出来,韩绛话里面的意思了。
大宋的外戚们,哪次出去不捞钱?不坑人的?
怎么?难道圣人的文章道德,连外戚也能感化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高家、向家人在给他们的买卖铺路。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王安石的赏识、提拔和推荐,就以章惇当年那个浪荡的名声。
就是怕那些家伙乱来!
不过,后来韩绛现,那些去了三门白波运司的外戚裙带们。
章惇凭什么在短短一两年内,就达到那个地步?
韩绛对此表示深深的怀疑。
但,如同谢安石、王介甫一样?
这就夸张了吧?
章惇结束广西任期后,回朝拜相,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
甚至还专门和陕西的范纯粹、永兴军的邓绾打过招呼。
同时王安石本身的政绩和道德、文章,也非常过硬!
即使如此,这也是花了十年以上时间,才造出来的声势。
甘蔗很甜,还可以拿来榨糖。
韩绛听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韩绛也不再提这个事情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虽然,韩绛已经猜到了。
想到这里,韩绛看着吕公着,问道:“广西那边和熙河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