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文彦博 还是得继续攒嫁妆(3 / 4)

加入书签

…可不是会做无用之事的人。

林旦虽然在政治上,未必有着敏锐的嗅觉。

但不要紧,他有个政治嗅觉非常敏锐的哥哥——如今官拜秘书少监的林希。

前些时日,在他替王子韶写了敕命后,林希就派人来提醒过他了,让他留意宫里面的安排。

当今天,官家忽然指派了他给宫里面的甘泉县君写谢表后,林希就立刻派了身边的人来恭喜了他一番。

林旦就算再蠢,在哥哥手把手的提醒下,也回过味来了——原来,我已经交了投名状了啊,原来,官家已经给了我赏赐了啊。

是的!

天子指派他给宫中的内命妇写谢表,就是天子对他前些时日听话的赏赐。

为什么?

那是普通的内命妇吗?

甘泉县君,太师文彦博之孙女!

承载着让大宋出第二个士大夫皇后的梦想的女人。

现在,天子指派他给甘泉县君写谢表。

那他是什么人?

当年,当今天子还在潜邸时,先帝封其为延安郡王,命中书舍人曾巩代当今撰写谢表。

于是,曾巩虽不幸病逝,但这份香火情却遗泽到了他儿子身上。

今年二月,故中书舍人、皇子阁笺注曾巩子肇,以右司郎中为着作佐郎,兼《神宗实录》检讨官。

和他哥哥林希一起,担任了这个至关重要的职位。

在上个月再次推恩,曾肇拜起居舍人,前途一片光明!

至少,待制大臣是稳了。

那么问题来了,曾肇很厉害吗?

不!

因为他有个爹,是当今官家潜邸大臣。

所以,将来若那位甘泉县君册为皇后,在未来的皇后眼中,他林旦是什么人?

自己人!

如今,文彦博更派了其子亲自登门,送来交子。

文彦博会不知道,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会犯忌讳?

但他还是派了文及甫来了。

所以……

太师是给他送润笔吗?

林旦一个激灵,立刻醒悟过来。

这不是润笔!

这是太师在代表宫里面的文司正赏他呢!

林旦立刻将那几张交子收起来。

然后他笑眯眯的看向文及甫,无比亲密的道:“既是太师所赐,下官自不敢辞。”

长者赐不可辞。

这是规矩。

“周瀚兄,请入寒舍,某当与兄长秉烛而谈!”

文及甫现在已经改了武资,但并没有担任任何具体的差遣。

所以和他相会,不犯任何忌讳,也没有人会说什么闲话。

……

隔日,已亥(十三)。

赵煦一早起来,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中书舍人林旦的实封状。

实封装是宋代的密折,有着相对严格的格式和保密措施。

通常,大臣会将之折角重封,然后两头用印,分别在其上签上自己独有的花押。

如此一来,一旦有皇帝之外的人拆封了。

皇帝会第一时间现有破坏的痕迹。

依制度,该用实封状而不用实封状,或者不该用实封状却用了实封状的,都会重责——一般是一百杖。

通常,哪怕是铁打的汉子,一百下屁股也受不了。

所以,这等于是死罪。

赵煦一看是实封状,便拿着走到了东合的静室。

等燕援将帷幕放下,他才坐下来,拆开实封状的封皮,检查了一下里面折角重封过的痕迹以及两侧盖着的官印、花押,确认没有损坏痕迹后,他才拆开来。

里面是林旦的上书文字。

其中只汇报了一个事情——昨天晚上,太师文彦博之子文及甫到了他家,送了他五百贯交子作为润笔,林旦说他很惶恐,所以特将此事奏报于上,并将文及甫送去的五百贯交子,也一并上交。

赵煦笑了笑。

“林旦,可没有这么机灵。”

“这只能是林希的手笔。”

福建林家,一门四进士,兄弟皆高官。

这是大宋文坛的佳话。

但林家昆仲中,在赵煦眼里,算得上人物的,大抵只有林希了——当然这是因为有章惇滤镜:林希是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