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幸开封府1(2 / 3)

加入书签

天子!”

“天子自然威严!”

今天是这个孩子,第一次离开大内皇宫,去开封府视政的日子。

也是他开始渐渐长羽毛,渐渐长鳞片的日子。

向太后很清楚,今天之后,这个孩子就将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了。

很多人,都在盯着!

不止是大宋上下,辽国人甚至西北的西贼,吐蕃,乃至于高丽、日本、交趾。

恐怕都会关注此事。

不过,向太后对自己的儿子,有着足够的信心。

她细心的替这个孩子,整理好衣襟。

“我儿!”

她深情的说道:“今日之后,将成为天下圣君!”

……

开封府府衙。

一大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

蔡京就已经带着人,将整个府衙上下,都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特别是公堂上,已经是从里到外都已经打扫过一遍。

但他依旧有些紧张。

开封府上下,更是忐忑不安。

这不能怪他。

开封府上一次,有太子坐镇的时候,还是太宗时代——真庙为开封尹的时候。

自那以后,大宋就没有了开封府府尹,只有权知开封府。

如今,开封府再次迎来他真正的主人。

而且,还是在位天子亲临!

这是开封府的荣耀——上下官佐,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出错,那么,就能有一个‘从龙之臣’的名头。

就算是胥吏,有了这么一个背景,以后转官也很方便。

但,这也可能是祸患之源!

万一做差了,出了错,让天颜失色。

那整个开封府上下,恐怕都没有好果子吃!

而今天,更是尤为特殊!

天子第一次驾临开封府府衙。

哪怕是短暂的礼仪性的出场,可能停留时间就那么一个时辰。

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酿成将来的祸患!

所以,蔡京的紧张和小心,完全在情理之中。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辰时,蔡京最后一次检查了开封府府衙内外的一切。

便将所有人都召集到公堂,问道:“尔等都准备好了?”

“李判官,司录司的所有卷宗,都确认好了吗?”

李士良当即出列,奏报道:“明府,司录司一切卷宗,都已经整理好了,下官更是已经背下了相关文字……”

“善!”

蔡京又看向开封府推官胡及:“胡推官,开封府三狱的卷宗呢?”

“启禀明府,开封府各狱卷宗,都已选好,下官也已经相关卷宗,烂熟于心!”

“善!”

蔡京放下心来。

“那就准备好,等到圣驾驾临吧!”

……

赵煦洗漱之后,就在向太后的陪同下,到了庆寿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看着赵煦今天的模样,心情多少有些复杂,但还是慈祥的说道:“官家今日出幸,驾临开封府,此真我朝喜事也!

必可流芳千古,垂于万世!”

假若抛却,这个孩子即位不到一年,就开始接掌权力,甚至隐隐约约有着随时亲政的可能的话。

那么剩下的一切,都是好事!

天子年幼,两宫保佑、拥护,教育有成。

于是圣君年少,初涉政务,以祖宗故事,降临开封府,两宫乐见其成。

仅仅是这个事实,对高家、向家就都相当于镀了一层金身。

可以与国同休,富贵百年、千年。

成为后世的典范、楷模。

甚至可能成为历史上,可与周公辅政七年,然后归政成王一样的史诗。

太皇太后当然知道这一点。

所以,她心里面哪一点小小的不舒服,很快就被更大的喜悦所掩盖。

她站起身来,走到赵煦面前。

“看到官家如此英武,生的如此俊俏……老身日后到了永厚陵,面见英庙神灵,我赵氏列祖列宗,也能无愧无心!”

“都是太母、母后,保佑拥护,不辞辛苦,为孙臣羽翼……”

赵煦当然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当即拜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