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4 / 7)

加入书签

    而且,都是小鱼。

    每次中鱼,他都会起身,将鱼钩上的小鱼取下,然后向四周展示。

    是真的活鱼!

    鱼儿,还在蹦跳。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耶律琚和田怀荣看的,眼都不敢眨,不断的赞叹,不断的惊呼。

    没办法!

    他们哪里见过这等技巧?

    赵煦听着辽夏使臣们的惊呼,也是龙颜大悦:“童贯!”

    “赏傀儡船上诸艺人,人交子二十贯,棉布一匹,加赏白衣艺人与童子,交子各五十贯!”

    今天,他就是大宋杂耍届的榜一大哥!

    随着天子赏格德音再次降下。

    整个金明池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火热起来。

    参与表演的杂耍艺人们,人人振奋,暗自摩拳擦掌,将自己的状态提到最高,以便赢得天子赏,甚至争下一个天子赐名的恩典。

    是的!

    对他们这些,杂耍艺人而言,赢得恩赏,固然重要。

    但博得龙颜大悦,赐下一个可以传诸子孙的‘名字’,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因为有名字,就等于可以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给赵官家表演。

    如那张艺多、浑身眼、宋寿香、尹士安等,多则传承百年,少则十余年,皆子孙相替,世代相袭,在这京中享誉内外,是富贵人家嫁娶丧葬,必不可缺的受邀艺人。

    他们无论生活水平还是家訾,都不输京中一般豪富。

    他们就是杂耍届的李师师、徐婆昔。

    而李师师、徐婆昔们是属于瓦子的财产,但天子所赐的艺名,却是可以自己子孙传袭的。

    于是,接下来的表演,越发精彩。

    看的人是目不暇接,连连惊呼,心旷神怡。

    便是赵煦,也看的津津有味。

    即使,他在现代已经看过了很多大宋这个时代没有的杂耍艺术。

    可,大宋的杂耍艺人,却有着哪怕现代艺人,也没有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技术。

    一艘又一艘的彩船、画船,相继驶出。

    表演着,一场又一场,叫人惊呼、赞叹甚至是拍案叫绝的戏法。

    有人在画船之间,踩着竹竿,跳到一个秋千上,然后荡到对面的画船上,稳稳的落地——关键,他还依旧踩着竹竿!

    亦有人在船上提着蹴鞠,彼此传接踢颠,如在平地。

    若单论传接技术和颠球技术,现代国足怕是连他们的脚趾头都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