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放榜(3)(2 / 5)

加入书签

额,是有钱也拿不到的!

    事实是——李常宁本家,就是开封府的豪强。

    李常宁的两个堂兄,就都是娶的宗室女。

    而且,还不是只要有钱就能娶到的旁支县主。

    而是与当今天子,血缘关系比较近的郡主。

    从这,便可以知道李常宁家族的能耐了。

    至于李常宁本人?

    只说一个事情,他少年时曾在安定先生胡瑗门下读书。

    同窗的同学里,有着王观、王觌这样天下知名的清流。

    只是,现在王观已经不清了——元丰四年,王观坐知江都县时受贿枉法,除名、勒停,编管永州居住。

    不过,大宋朝的贪污罪,就和勾栏的小娘子一样,属于是想要就给的罪名。

    所以,当初王观获贬,他的好友孔平仲就给其作诗说:当时司马泣琵琶,君独怡然奏宫徵。

    说白了,就是不认为王观是真的因为贪污被贬。

    事实也是如此。

    因为王观知江都县,距离他被贬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五年了。

    倒查十五年!

    大宋朝的吏治,什么时候这么清明了?

    所以,王观如今依旧被视作君子。

    一个被小人诬陷的君子!

    何况,去年的时候,致仕前宰相、司徒、荆国公王安石,亲自给王观下了聘,如今这位君子,正在江宁书院之中,担任讲学,颇受学子拥护。

    至于王觌?

    其乃王观之弟,如今官拜左正言,正是朝中清流人物。

    乃是被公认为少数几个能和奸相蒲宗孟,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清正之官。

    而王观、王觌,皆是三孔的好友。

    三孔又都是苏轼的好友。

    这些人,共同构成了朝中的蜀党的基本盘。

    而李常宁和蜀党的关系,还不止如此——他的妻子,出自高邮秦氏。

    有个外甥叫秦观,乃是苏轼的学生,乃是苏门四子之一,如今在登州为牟平知县。

    背靠着蜀党,李常宁的见识和胆识,自然不一般。

    见着士人们,被禁军恫吓到了。

    他当即就在人群中高呼:“贾苍鹰,尔难道欲禁锢言路,诬陷忠良不成?”

    若是从前,贾种民可能还会被李常宁这句话唬到。

    士人可不是农民商贾这种可以任由别人搓揉的群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