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进击的吕惠卿(2)(5 / 7)

加入书签

sp;他摸准了赵煦的脉搏,算到了赵煦的心思。

    不用看别的,单看棉花立券所的那些规章制度就知道了。

    他吕惠卿过去是什么人?

    酷吏!

    为了搞钱,无所不用其极的酷吏!

    熙宁变法开始后,吕惠卿就是第一个带头,借变法对百姓、商贾敲骨吸髓,从这些人身上吸血填补国库的大臣。

    王子京、吴居厚、蹇周辅在吕惠卿面前,都是弟弟。

    但现在,吕惠卿却摇身一变,开始大声疾呼官府要避免‘与民争利’。

    甚至把棉花立券所这种一看就知道,政绩无数,油水丰厚的事情送到商贾手里。

    搞不好,吕惠卿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和熙河的地头蛇谈好了。

    他、地头蛇们,再加上向家、高家,大家一起分肥。

    当然,吕惠卿可能会装模作样的,漏点残羹剩汤给别人。

    可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这么搞了以后,熙河的棉庄主和官僚集团、军事贵族,就真的绑在一起了!

    熙河军事棉田贵族集团,从此成型!

    汉之陇右子弟、隋唐之关陇军事集团,都是这么玩的。

    这就是赵煦为什么会认为,吕惠卿可能是赵家的克伦威尔。

    这货若有克伦威尔的机会和权力。

    他真的能做克伦威尔!

    至于为什么是克伦威尔,而不是司马懿、杨坚?

    答案在吕惠卿的为人。

    他这个人,其实是个理想主义者。

    只不过,他和王安石、司马光不一样。

    赵煦在现代看过他的著作《老子注》、《庄子义》、《县法》等存世下来的书。

    按照赵煦的老师的说法——吕惠卿之书,看似通篇老庄清静无为,但只要认真看,就能从字缝里看出字来——天子无为,大臣有为!

    简单的说,就是儒家思想版的虚君共和。

    这是从王安石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王安石只想当师臣,吕惠卿却不止想做师臣,还想把这个制度固定下来——皇帝是圣人,那自然什么都听他的。

    可若皇帝不是圣人呢?

    那就选个圣人(譬如他吕惠卿)来辅佐皇帝!

    至于皇帝干什么?

    当然是在宫中猛猛造人,争取早日给天下生一个圣人皇嗣!

    想着这些,赵煦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